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言进谏韩宜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轮戍是一种不稳定的值守制,与稳定的卫所制迥然不同。

朱元璋向来希望一切稳定、固化下来,是什么人,就安在什么地方,子子孙孙为大明充当齿轮运转就行了。

可面对海外飞地,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朱元璋也不希望好不容易弄来的飞地,过上几十年就成了祸乱之地,不听皇命。

从目前来看,轮戍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不需要带家眷,一群军士前往,时间到了换一批上去,前一批军士坐船回家,既保证了飞地有军士值守,实现事实上的控制,又保证了军士不会被某个将领带偏,形成个人私兵。毕竟军士也有家室,跟某个将官造反对抗朝廷,这家人怎么弄,故土如何舍?

李文忠言道:对旧港而言,轮戍是最好不过的法子。只不过南洋毕竟辛苦,又是久别本土,当加大粮饷以安军心、军士家眷之心。至于具体人选,臣想,张赫既拿下了三佛齐,威震南洋,被定远侯推为首功,由他作为第一任将官,主管首轮轮戍可行。

徐达赞同李文忠的看法:张赫开国时有功,这些年在沿海立下了不少功劳,如今又在南洋立下大功,为大明开疆拓土,控制了重要海道,当给其封赏,并安排其负责旧港事宜。

朱元璋见李文忠、徐达都举荐张赫,呵呵笑了笑,言道:张赫早年从朕征战,开国之后多负责海运之事,还剿灭过不少倭寇海贼,现如今功劳再加,当给重赏才是。既然这样,那便将张赫的名字,放在封爵里面吧,等傅友德、蓝玉等人班师回朝后,给其侯爵,让其镇南洋、抚四海。

陛下英明。

李文忠、徐达行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轮戍之事可以抓起来了,不宜使用东南方向的水师军士,就从淮安、江阴等地水师里抽调三千有妻儿的军士进行训练吧,争取秋日下南洋进驻旧港。

徐达微微皱眉:陛下,三千人手——够吗?据说旧港旁有个叫满者伯夷国的,势力很大。

朱元璋淡然一笑:满者伯夷都介入到三佛齐之事了,以顾正臣的性子,这个时候满者伯夷恐怕麻烦不小。不得不说,这个小子创造出来的陈祖义,倒真是好用。

李文忠、徐达对视一眼,苦涩摇头。

陈祖义这个牌顾正臣一定会在南洋用到极限,而使用完之后,陈祖义海贼团将会消失,而南洋的格局恐怕会发生巨变,这种超强的引导、谋略、推进,还有演戏骗人的本事,顾正臣确实厉害。

陛下,韩宜可求见。

内侍前来通报。

朱元璋点了下头,对李文忠、徐达道:这事安排人好好负责,事关商利、海运,不能大意了。

两人答应,领命而去。

韩宜可入殿行礼。

朱元璋看了看韩宜可,冷着脸道:朕将你送去北面历练,这才将你调回督察院不到一个月,你已来这武英殿十二次了。何事在朝堂之上说不清楚,还需跑来朕这里说?

清瘦的韩宜可抬起头,正色道:陛下让臣当监察御史,自然要进有利朝廷之言。臣之所以来此处,是担心陛下恼怒,当众抽臣,有失威严。

朱元璋呵了声:朕在这里恼怒抽你,就不失威严了?

韩宜可回道:至少文武看不到。

朱元璋坐了下来:直说吧,这次又是为了何事?

韩宜可肃然道:开国至今一十三年,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重税苛税累累,远甚于大明其他之地。皆是大明子民,为何不可一视同仁?臣恳请陛下,莫以惩罚之心,苛待子民,当减税纾困四府百姓。

朱元璋的脸当即冷了下来。

什么叫惩罚之心?

这是指着朱元璋的鼻子说,你不能因为张士诚当年得到这些百姓的帮助,导致你打江山困难而惩罚他们。苏松等地重税这事在朝堂中一直是个禁忌,都知道老朱要脸,骂他的话不能说,可韩宜可偏偏骂了,还很直接。

朱元璋拍案而起,愤怒地喊道:你是越来越放肆了!

韩宜可没有半点畏惧,人虽然跪着,可上半身更直了:那些百姓难道不是陛下的百姓?都说君父天下,难道说,那四府的人,不是必须的子民?

朱元璋豁然起身:是朕的子民,但他们犯了错——

韩宜可浩然道:何错之有?群雄争霸时,各为其主,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事已过去十余年,即便有错,这惩罚也该到头了。如今陛下重开恩科,天下士子人心正热,若能将苏松等地重税顽疾解决,为陛下歌功颂德者必众。

朱元璋紧握着拳头。

这个家伙是个人才,可就是太过刺头,太过刚硬,丝毫不给人留脸面与余地,不知道迂回进言。

韩宜可啊韩宜可,朕将你调来当御史是个错啊,你去广州当知府吧。

朱元璋开口。

韩宜可行礼,言道:臣会去广州,但四府重税之事,陛下当……

够了!

朱元璋打断了韩宜可,将其赶了出去。

在韩宜可收拾行李准备奔赴广州时,下人通报:有个胡姓商人求见。

韩宜可并不认识什么商人,也不想与商人打交道便拒绝了,可下人去了没多久又返回,对韩宜可道:这位商人说,前往广州的船已经准备好,可以一路同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