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混凝土工艺的逐渐成熟,远火局新建了五座火药弹仓库,考虑到其危险性,在仓库外围设了混凝土式堤坝,并进行了大爆炸实验,证明了堤坝扛得住爆炸威力。
即便偶然发生意外,导致火药弹仓库爆炸,也不会对句容卫、远火局构成致命威胁。堤坝式外围结构的出现,本身就是火器发展趋向于成熟的一个标志,也为后续朝廷火器仓库建设打下样板。んΤTρs://ωωω.gǎйqíиG五.cōm
进出火药弹仓库的道路需要经过一段地下通道,顾正臣进入仓库之中,看着一排排高高的火药弹箱,对陶成道、刘聚等人道:后续不需要再扩建仓库了。
刘聚不解:若不扩建仓库,后续增加产量可不好存放。
顾正臣摆了摆手,面色严肃:说到底,一开始陛下并不看好远火局,这才允许在京师之外设了如此重要的火器之地。可如今远火局在大明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朝廷新式火器全依仗于此。在这种情况下,远火局继续留在句容未必是一件好事。
刘聚心头一动:难不成,陛下要将远火局迁至金陵?
顾正臣命人打开一个火药弹箱,看着里面的六枚火药弹,道:虽然陛下没有言说,也没有表露这个心思,但身为臣子,握着如此重要的火器仓库、火器制造之地,若非陛下信任,我这脑袋估计早在旗杆上干了几年了。我这里有几封文书,待我离开之后,你们每隔半个月给朝廷送一封过去。
林白帆见顾正臣看来,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交给刘聚。
刘聚接过有些愣神,这文书不下十封吧,半个月一封,那也需要半年时间了。
陶成道暼了一眼,笑道:顾掌印这样做,该不会是想告诉所有人,自己一直留在这句容卫,从未离开过吧?
顾正臣淡然一笑:禁足就应该有禁足的样子……
陶成道叹道:倘若当真要搬迁远火局,那必须准备好选址事宜。只是我们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一旦远火局离开句容,掌印便不再是定远侯,到那时,朝廷随意派了官员前来,胡乱指挥,不遵条例,到那时会生出乱子……
顾正臣纠正道:首先,定远侯的爵位已经被削去了。其次,远火局的掌印不可能一直是我,交给朝廷是迟早的事。至于你们的担忧,我想也不需要,远火局运作自有规矩,谁破坏,谁离开,不管是谁掌控这里,都必须按照这里的规矩办事,到时我会给陛下说清楚。
刘聚、陶成道等人点头。
远火局确实太过重要,尤其是火器问题逐渐解决,火器威力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还处在京师之外,着实不太合适。一个句容卫看守,如何都比不上京军看守来得安全。
夜间运输,至镇江上船,安排吧。
顾正臣下令。
刘聚领命。
离开仓库后,林白帆看着思虑重重的顾正臣问道:老爷,远火局当真要交给朝廷?
顾正臣侧头看了看林白帆,淡然一笑:远火局本就是朝廷的,只不过搬回去罢了。最初设在句容,也是我在这里当知县的缘故。
林白帆担忧道:可握着远火局,老爷在朝堂之上说话总还是有分量,若没了远火局,日后还不被人欺负……
顾正臣拍手:没了远火局,不是还有格物学院?有句话说得好,有事弟子服其劳,谁欺负咱,就放朱棣、朱樉等人出学院历练历练……
林白帆打了个哆嗦。
得。
感情格物学院是另一个立身之本,以前远火局无可替代,现在火器研究有所成,远火局可以有人替代了,但问题是,谁也取代不了顾正臣格物学院堂长的位置,新颖的思想、卓越的见识、非凡的学问,环顾大明,再无一人。
林白帆敬佩顾正臣,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筹划今日了。
顾正臣看向蓝天,沉默着。
检校进入句容卫,甚至与沈名二有过关联,这意味着朱元璋已经在筹划收回远火局了。自己不可能等朱元璋有明显的动作、明示之后再送出远火局。
主动点,聪明点,大家都少些心思挺好。
新水师队伍或扛着火药弹箱,或推着推车,或挂在马背之上,朝着镇江而去。
镇江港口。
一艘宝船停靠,港口已然戒严。
当无数火药箱搬运,存放到船舱并固定好位置后,赵海楼点数清楚,签了文书,便命宝船离开。
翌日,停靠在江阴的另一艘宝船离港,进驻镇江。
日复一日。
萧成将一份文书递给顾正臣,言道:你要的松油、猛火油等全部送到了,火药弹也已送到。对了,为何要带那么多锄头、铁锤,我们是去打仗,总用不着这些吧?
顾正臣笑道:锄头自然是除草用的,万一看中里哪一块地,心情好种点庄稼什么的。至于铁锤,看到刺头砸几下,很合理吧?
萧成无语:那匠人呢?
顾正臣瞪眼:废话,让你干,你能手搓出陶瓷来?
可你带的是金银匠,还有……
哦,我打算给希婉、诚意打点金银首饰,出海一趟总不能不考虑她们吧?让你打探的事有消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