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某院落。
幽静的后院一角,有一座三丈三的圆形池塘,池塘旁遍植葱翠的竹。
竹林探着脑袋,看到了墙外不远处的秦淮河。
幽暗的光影里,船荡荡而去。
一个脑袋从河中冒了出来,又潜入到水中。
池塘里的水缓缓升高,浸润了原本干燥又冰冷的石头,眼看着石头要被吞没,池塘里的水又缓缓降了下去……
密室里,灯火亮了。
黑衣人至暖炉旁烤着双手,努力让身体更暖和一点,看着不远处垂落而未拉开的帘子。
地魁,老爷到了。
声音传出。
地魁连忙站起身,冲着帘子的方向行礼。
说说吧。
声音尖刻,带着几分睥睨天下的狷狂。
地魁肃然道:老爷,顾正臣已经下了命令,要求各地关津盘查过往人员,并绘制了沈名二画像,正分发往各处关津,责令方圆八百里所有关津务必配合……
帘内传出声音:八百里?这动作可不小啊。不过,网越大,漏洞越多,总不能一网打尽。贪狼那里如何了?
地魁回道:正在迫使沈名二屈从,只是此人骨头很硬,被折磨昏死了七次,依旧不低头。若是再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就白谋划一次了。
帘中,高大的影子晃动起来,而在影子后,是一道并不高大的身影。gǎйqíиG五.cōm
白衣在身,看似风雅,可更像丧服。
白谋划可不行,这是一招险棋。成了,事半功倍。不成,三族夷灭!所以,不择手段也要让沈名二听我们的话,打造出最厉害的山海炮!唯有如此,大业可期!
地魁了然:下属必将此话带给贪狼。
影子站了起来,扑在了帘上:顾正臣是个棘手的人,此人智谋不可小觑。带话给贪狼,若顾正臣接近真相,那就先下手为强,将他暗杀在外!
地魁震惊了下,连忙道:这样一来,事情恐怕会更大——
顾正臣可是定远侯,也是皇帝钦点调查此案之人,肩负重任,一旦被人暗杀,皇帝那里不暴怒才怪。
事情或许会大,但至少我们在短时间内安全,能从容应对。可若是被顾正臣咬住,那他一定会将我们拖到地狱里去。句容、福建的事证明了,此人一旦发现端倪,必会追索到底。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时,莫要动他。等待机会,若是能游说此人为我所用,那这大明,未必不能有一个定远公!
地魁行礼,退出了密室。
秦淮河上的船晃了晃,缓缓融入到主河道之中,与其他的船无异,透着香气,琴瑟铮铮……
船首。
一个怀抱琵琶的女子,面带粉红轻纱,暼了一眼从一旁经过的船,纤柔的手指动了起来。
好美。
地魁看去,心头一颤。
船过。
美人已去。
地魁侧过身,对一旁的船家问:方才那是谁的船?
哪个?
哦,看那灯笼,应是时下红雪。
为何我从未听过此人?
两天前出现在这秦淮河上的,据说此人曾是平凉侯费聚在青楼买去的侍妾,平凉侯府破了后,此女消沉了许久,这才再次现身秦淮河上,之前在红楼时,名作黄时雪。
是她!
地魁凝眸,心头一动,暗暗记下。
院落,长亭。
亭外,一个黑袍人站在沉声道:顾正臣正在秘密调查各处煤炭账册,还加强了关津控制。
亭内,一人头戴蓑笠端坐着道:煤炭?呵,此人倒是厉害,一针见血。不过账册如此浩繁,他当真能找出端倪?未必吧。
当年泉州府的卜寿对顾正臣的动作也不以为然,结果是卜家没了。
呵,你现在说话是越发大胆了。
我只是提醒,顾正臣此人不动则已,动则必杀。郭家,卜家,高家,包括纳哈出,没有人不吃他的亏,包括陈宁,他临死之前甚至想要用血衣……
够了!
依我之见,再不动作,我们很可能会十分被动。尤其是现在顾正臣卷入其中,我们更需要提前筹备了。俗话说得好,先动手为强。
一只手抬了下蓑笠,冷冷地说:你打算怎么办?
黑袍人道:要么让他死,要么让他离开金陵。
蓑笠之下,满是沉默,良久道:顾正臣还没那么快找到我们,暂时不要去接触他,以免无法善后。那几个人说了,没有火器,我们难以成事,只要我们拿到最新的火器,他们便会随我们动作。所以,沈名二必须成为我们的人。
我来办。
黑袍人自信地说。
用什么法子?
圣旨够不够?
你是想——伪造圣旨?
没错,远火局是秘密而设,朝廷内对其知道的并不多。可要知道,皇帝并不喜欢什么事都交给一个人掌控,另外设置一个远火局,以沈名二为掌印,他如何能不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