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顾正臣的军功?(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围,黑衣军士与红衣军士混战不休,场面之上能站着的人是越来越少!

不知何时,朱元璋已站了起来。

场上,五六个红衣军士看着围过来的黑衣军士,一个个不怀好意,顿时没了作战的勇气。

红衣军士出手,被群殴,躺平……

场上,六十二名黑衣军士傲然而立!

好强!

乐韶凤忍不住赞叹,堪称虎狼之师啊!

郑遇春与唐胜宗对视了一眼,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朱标激动不已,双手藏在袖子里紧握着。

沐英松了一口气。

二十日练兵,总算有所成效!

虽说黑衣军士原本弱于红衣军士,屡被欺负,可毕竟同为京军,差距算不得大,并非不可弥补与超越。

锻体术!

顾正臣的锻体术弥补了不足,给了他们超越的可能!

虽然训练时日不长,但已经证实,这奇怪的锻体术,较之京军中现行的举石头、挥刀等锻体术更为有效,更能让军士变得强壮!

朱元璋对这一幕很是满意,欣慰地点了点头:给赏赐吧,看来那小子确实有一套,沐英,将这锻体术广行于京军大营,同时写书信传报徐达、李文忠,趁着冬日赋闲,用此法特训军士!

臣领旨!

沐英肃然答应。

陛下,那小子是?

乐韶凤不明所以,张口询问。

郑遇春、唐胜宗也想知道,问过沐英,此人嘴巴严实,并没说过。

朱元璋看了一眼乐韶凤:朕的一位臣子。乐爱卿,徐达等人上书,要求兵部调拨更多棉布北上,你可有对策?

乐韶凤见朱元璋不说,也不敢多问,只好回道:陛下,臣找户部商议过,可户部说棉布不足,难以输给边境将士。

朱元璋冷脸:北方冬日严寒,尤其是戍边之地,长城一线,更是酷寒。若无棉布,无棉衣,无棉被,朕的将士们将会挨冻!尔等居金陵,不知北地天寒地冻,在此推诿毫不作为,岂不是害朕军士?

乐韶凤吓得连忙跪下:臣,臣以为,可将直隶府州县与浙江、江西二行省秋粮,令百姓以棉布代输,以给边戍。

朱元璋略一沉思,微微点头:朕看这法子可行,转知户部与中书省议定,尽早发给地方。

乐韶凤擦了擦冷汗。

回宫途中,朱元璋见朱标似有神思,不由问:在想锻体之术,还是在想顾正臣?

朱标心头一震,自己的心思根本就瞒不住父亲的这一双锐利的眼睛。

父皇,儿臣在想,顾正臣进献锻体术,对强军大有裨益,这算不算是军功……

朱标认真地说。

朱元璋看着朱标不苟言笑的样子,想了想说:这个问题倒是出乎朕的预料,锻体术确实有可取之处,强军所在,说是军功,并无不妥。看你在意此人,说吧,想让朕给他加封一个千户还是指挥使?

朱标连连摇头,开口道:父皇,儿臣并非此意。

哦,那是何意?

朱元璋看着朱标。

朱标笑了笑,开口道:儿臣只是想,若顾正臣哪一日犯了过错,父皇能念在他立下军功的份上,饶他一命。

朱元璋甩了甩袖子,冷声道:只要他不贪,不害民,朕就饶他三次又何妨?

朱标面带笑意。

华盖殿。

朱元璋看着桌案上堆积的奏折,拿起最上面一份,刚想批阅,宦官赵恂通报:亲军张焕求见。

让他来。

朱元璋展开奏折,低头看去。

张焕入殿行礼,奏报:陛下,据检校所得消息,先有崇明寺僧人入天界寺求见住持宗泐,后天界寺长老如玘便去了句容崇明寺讲法。按照脚程,如玘应在昨日就到了句容。

朱元璋提起笔,批过一份奏章,淡淡地说了句:这个顾正臣还真有些本事,看来他真能从佛寺里是拿到钱财。

张焕犹豫了下,问:陛下,可否抓人?

抓人?抓谁?

朱元璋抬起头,一道如利剑的目光射向张焕。

张焕打了个哆嗦,连忙说:属下有罪!

朱元璋搁下毛笔,威严地说:检校是朕之恶犬,若无命令,谁敢擅自出手,死!

张焕心惊胆战,低声应着。

朱元璋目光幽冷。

极少有人能从佛门中讨出好处,若顾正臣真能做到,也算是劫佛济贫了。只是令人好奇,这顾正臣有何手段,能让这些向来吝啬的僧人拿出钱财?

下去,让人留意下佛门动向。

张焕退出华盖殿,浑身已是湿透。

朱元璋看向一旁挂着的山川舆图,沉思良久,对赵恂说:让太子给顾正臣写一封文书,说说今日军中比武之事,另外,问问顾正臣可还有其他强军之策。元廷不死,朕心难安啊!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