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朱标,你小子得锻炼身体(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习武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何况顾正臣连基本体能都跟不上,全靠着一口气支撑。

次日再来,依旧步伐凌乱,剑的用法令人恐惧……

三日再来,小小的沐晟都开始鄙视顾正臣了,躲在远处看着,就这个家伙,先抢了自己的弓,又抢了自己的剑……

这一日,华盖殿。

翰林侍讲学士宋濂手握书卷,迈着步伐,对仔细听讲的朱元璋说:朝廷者,天下之本。人君者,朝廷之本。而心者,又人君之本也。人君能正其心,湛然清明,物莫能惑,则发号施令罔不有臧,而朝廷正矣……

朱元璋仔细听着,悉心受教,听到入心处,提笔写下。

治国理政,不同于开国征战,需要的是智慧。而获取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书,听课,掌握前人经验,以史为鉴,以其他朝代兴衰为鉴,方可治理好大明。

朱元璋重重收笔。

自己读书不多,文化不高,许多读书人看不起咱,觉得入朝廷丢身份,什么王公甘久辱,奴仆尽同升,这是变着法子骂咱是奴仆翻身啊。

还有一些人在等元廷反扑,等着咱的江山被鞑子给灭了,回到元朝。

检校说,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儒士夏伯启叔侄二名,人各截去左手大指,以遗不为明王朝所用!

好啊,你们一个个承认元朝是天命,不承认大明是天命!

一个个宁愿跪在元廷鞑子胡虏脚底下,也不愿意为我朱元璋所用,既是如此,你就不是我大明顺民,不是我朱元璋的子民!

父母能生你,但你的命,是朕的!

不愿听大明的差,那就死吧!

砍掉你们的脑袋,抄家!

宋濂见朱元璋已经神游四海,也只好收声:陛下,今日经筵已结束。

朱元璋回过神,看着有些苍老的宋濂,起身说:今日是朕不对,经筵时竟出了神,今日要少吃一碗饭,以示自罚。

宋濂连忙说:陛下日理万机,岂可减了膳食。

朱元璋摆了摆手,走向宋濂:宋先生是太子赞善大夫,有教导督查之责。最近半年来,你认为太子表现如何?

宋濂没有惊慌,徐徐回道:太子用心修习,已有儒风。待人以诚,礼贤下士,又富有主见,善于发现他人不足,勉励更正……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太子进步斐然,朕心甚慰,你们这些东宫先生用心了,过三日是中秋,当与家人共饮啊。

宋濂感激:老臣谢陛下赐团圆之福。

下去吧。

朱元璋走向龙案,准备处理政务,见长随宦官王越端茶而来,开口问:太子在何处?

回陛下,去了沐府。

找沐英,他们兄弟二人倒是亲近。

陛下,听闻太子去沐府,是为了看顾举人习武。

朱元璋抬起头,有些好奇:看顾举人习武?朕没记错的话,顾正臣只是一个读书人。

王越低着头,轻声回:兴许如此,才有可看的地方……

朱元璋明白过来,哈哈大笑,起身说:随朕换上便服,也去沐府看看。

沐府。

朱标已经笑不活了,顾正臣这个家伙读书在行,这练武还真是一丁点的天赋都没有啊。

这都练了五天了,连一套连招都不会,剑倒是会拿,可就是脚跟不上,破绽太大,这要真与人对决,还不被人一剑斩下。

看那凌乱的步伐,还真是顾得上手,顾不上脚。

朱标看着训武场,里面多了一些木桩,底下还挖了个坑,上面用渔网罩着,不远处还有个独木桥式的木板,再向南,还有一堵木墙,几个高低的木杠,疑惑地对沐英问:这训武场怎么多出来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

沐英看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顾正臣认为自己练剑练不好,是因为体能太差,这都是他要求的,说什么可以强化体能。

你就不认为,自己不是一块练武的料?

朱标有些好奇。

沐英嘘声:殿下,他是个要强的性子,你看看,教导他的护卫都换了十八个了,可他始终没放弃。若直说,怕他接受不了。咱们就当不知道,反正他在中秋之后也会去句容当知县,没几日了……

朱标想想也是,读书人都要脸,说他不行,这不是打他脸。

顾正臣虽然不是一块习武的料,却是一个不错的文臣,这两日与他谈论古今,受益颇多,加上此人没其他东宫官员那般恭维,处处谨慎,说起话来直接,让人舒坦。

沐英见顾正臣放下了剑,对朱标说:看着吧,他开始特训了。

朱标刚想点头,就见顾正臣看了过来,口中还喊着:大郎兄,过来一起训练啊。

喊我?

朱标愣了下。

顾正臣擦了擦额头的汗,活动了下手腕:是啊,你小子得锻炼锻炼身体……

嘶。

沐英深吸一口冷气,你竟然敢这样对大明太子说话,你,你太大胆了……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