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丞相一年更比一年招人恨!
苏衔也闲闲地乜了他一眼,笑了声:又要参我吧?他边说边端起手边矮几上的茶盏,抿了口,悠悠道,我猜猜,是打算参我年前逛了窑子,还是除夕宫宴没露脸?
……群臣都阴沉沉地看着他。
满朝文武能人众多,三朝元老颇有几位,簪缨世族更大有人在,哪个被御史弹劾不是诚惶诚恐?就他这丞相打从第一回 起就浑不在意。
御史大夫不理会他,朝皇帝恭肃一揖:苏相以权谋私,竟为一小小侍妾罢免嘉县县令。说着顿声,目光凌凌划过苏衔,苍老的声音愈显沉肃,至于身为丞相竟违例踏足青楼、宫宴亦不参席,臣倒不知,还请丞相大人自行谢罪。
呀哈。苏衔尴尬地扯了下嘴角,抬手作揖,一不小心还送话柄给你了,失策失策。
不过——他放下手,露出几许诚挚的惑色,你刚才说的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随机送100个红包,么么哒
第15章
御史大夫重复道:苏相以权谋私,竟为一小小侍妾罢免嘉县县令。
苏衔抬手拢在耳后:什么——明摆着气人。
御史大夫沉容,一语不发,只看着他。
苏衔轻哂,朝皇帝摊手:陛下,没这事啊。
丞相大人岂可一推了之?御史大夫终又开口,嘉县县令姚元恺现在正在刑部狱中押着候审,丞相敢说自己不知情?
哦,这个我知情啊。苏衔幽幽地转回头来。
御史大夫:还敢说没有此事?
唉,你这老匹夫。苏衔无奈地摇头。这话太无理,皇帝沉声:丞相。
苏衔啧声:‘我办了嘉县县令’与‘我为了府中侍妾办了嘉县县令’,可是两回事。
说罢他不再继续卖关子气人,离座还算端正地朝皇帝一揖,径自说了起来:臣初五时前往嘉县体察民情,查明这县令滥用职权欺压百姓,竟为给女婿撑腰将女婿的养父母扫地出门,所以办了他。彼时有诸多嘉县百姓在衙门外围观究竟,陛下如是不信,可随意传几个人来问问。
避重就轻!御史大夫有些恼了,圣驾面前丞相岂可如此欺瞒?那人的养父母分明就是丞相府中侍妾的父母!
苏衔怔了怔,无辜地转过脸:御史大夫,我记得你也有几个侍妾?
御史大夫蹙眉:那又如何?
苏衔:你知道她们的父母都是谁吗?
你……御史大夫顿时噎声。
那我为什么要知道?苏衔人畜无害地微笑着,再说,就算真是又如何,难不成我堂堂丞相出巡走访为民办事还要挑着来?与自家侍妾沾亲的地方便要避嫌不管?那敢情好了——他顿声,又朝皇帝一揖,陛下赶紧着人打听清楚,后宫的诸位娘娘都是何方人士,日后这些地方的大事小情陛下切莫多管,否则便是假公济私、滥用职权,要被纠阂的!
你——年逾六十的御史大夫已被气得面色通红,你这登徒子!休要在这里搬弄是非!
多年的积怨直冲面门,御史大夫撸起袖子冲向苏衔。左右的朝臣一看,大惊失色,赶忙七手八脚地上前拦他:大人?大人息怒!
大人,这是早朝!陛下看着呢!
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啊——
嘿。苏衔笑一声,袖着手挑事儿,你说你一舞文弄墨的文官,怎么还爱动手呢?殿里也打不开啊,要不咱外头练练?
御史已被团团围住,人群中,只见一只手不忿地挣出来:混账!
嘘——行了行了!朝臣们的声音愈发慌张,消消气消消气,您哪儿打得过他啊?
忍了忍了,来日方长!
低头不见抬头见,您这是干什么啊!
众人七嘴八舌地全在劝御史大夫,主要是因为不敢跟苏衔多嘴。苏衔无奈地叹息摇头,俄而又端端正正地朝九五之尊施以长揖:若是没别的事,臣先行告退。
皇帝已年过半百,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朝臣们意见不合起了争执更已不足为奇。只是这般明摆着一方挑事闹得鸡飞狗跳的场面他纵使三年来已见了无数回,还是头疼。
又见苏衔这般没心没肺地施礼就要走,皇帝一张脸阴了下去。揉了太阳穴半晌,才叹气:去吧。
于是御史大夫还在骂,群臣还在劝,丞相已潇洒地走了。
.
丞相府里,因为苏衔不在,谢云苔难得地彻底闲了下来,连更衣都省了。她便耐心地一直在回答苏婧的问题,来来回回就是两个:爹怎么还不回来呀?爹什么时候回来呀?
小姑娘生得白白嫩嫩,声音又甜甜软软,再问也不让人厌烦。而且她也并不扰谢云苔,谢云苔偶尔去沏个茶洗个手亦或拿点东西,她就乖乖在她身后跟着,边跟边问。
爹什么时候回来呀?大概在苏婧问到第几百遍的时候,谢云苔刚要答话,抬眸看见遥遥走来的身影,眉眼一弯:爹回来啦!
苏婧立时转头,目光定住,飞奔而往:爹爹——
跑至一半,一道黑影从苏衔神色闪身而来,一把抄起苏婧。谢云苔离他们约莫三两丈远,看得一滞,苏婧的哭声旋即传来:哇——
下一瞬,苏衔也闪至跟前,伸手将苏婧夺过,声音冷冷:我女儿你也敢吓?
……我没想吓她。黑衣男子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被说得一脸抱歉,挠一挠头,跟着又注意到谢云苔,哎,又换位嫂夫人?
苏衔:……
</div>
&lt;/div&gt;</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