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第1340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p>张元似乎也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微笑说道: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我刚开始也不懂,但在第二批名单出来之后,我又找吴滨仔细探讨了一番,了解了一下他最新的理论成果。

而后,我才豁然开朗,原来这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其实受苦旅行本身,就是劳动异化的一个标准模板。

张楠错愕道:为什么?

张元耐心解释:旅行本身,是不是快乐的?

当然是快乐的。

当人们主动去旅行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地点、旅行的方式,在这种状态下,旅行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到了新地方,看到了新的风景,哪怕你走了很远的距离,一路颠簸、舟车劳顿,也一样是乐在其中的。

而受苦旅行则是完全改变了旅行的性质,从主动的旅行变成了被迫的旅行,变成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不能自己选择时间、地点、旅行的方式,而是由别人来选;旅行的过程中规划了严格的行程和目标,必须做到;旅行的目的不再是快乐,而是完成既定任务……

你对比一下,是不是跟‘劳动的异化’有很多的共通之处?

张楠若有所思地点头:嗯……确实。

共性还是很明显的,劳动和旅行,原本都是一种主观的、自由的、有一定创造性的活动,但在异化之后,都变成了被动的、受迫的、痛苦的活动。

这个转变的过程,还有转变的结果,都相当类似。

张元继续说道:这一点其实很难发觉,因为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

大部分人天然地认为,工作和娱乐就是分开的、泾渭分明的,性质完全不同。而在惯性思维中,我们认为工作就是劳累的、痛苦的,而旅行就是自由的、放松的、娱乐的。

所以,很难想到工作和旅行这二者之间的共同点。

但其实二者在最原本的状态下,它们的性质是高度相似的。

这一点其实很难领悟到,但一旦领悟,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楠认真思考:所以说,裴总安排受苦旅行,是想让这些负责人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转变心态?

但这似乎有一点牵强吧,毕竟这些负责人们虽然可以说都是工作狂,但工作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乐趣,而受苦旅行……却毫无乐趣可言啊?

张元微微摇头:乐趣虽然有,但性质不同。

工作狂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并不是工作最原本的乐趣。

催动着工作狂工作的,往往是责任感,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是升职加薪的目标,是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刺激。

而劳动最原本的乐趣,是创造的快乐,是聪明才智得到发挥的快乐。

这两种乐趣,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混同,很容易陷入创造力被压抑而不自知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劳动的异化状态已经深入人心、习以为常,所以裴总才要换成‘旅行’这种载体,这样才更容易理解劳动异化的不合理性。

张元又稍微展开解释了一下。

这些内容,显然绝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来自于吴滨,张元只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复述一番。

从表面上来看,工作狂也能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但他获取的并不是劳动最原本的快乐。

工作狂在完成工作之后也会有一种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责任感,因为工作和娱乐被严格区分开,所以工作被视为是正当的、合理的、高尚的,而娱乐被视为不正当的、萎靡的、消磨时间的。

所以在工作狂看来,工作有很强的正当性,花费大量时间工作时,虽然无法感受到工作原本的快乐,但会获得一种我一直在干正事、没有虚度时间的满足感。

其次,这是一种习惯。

大部分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不可以玩,你要学习,你要认真工作,要努力赚钱,学习和工作本身就是痛苦的,但你要承受、忍耐这种痛苦,因为优秀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久而久之,忍受痛苦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自然而然地适应了,改变这种痛苦的状态反而会让人变得不习惯。

最后,就是目标的刺激。

很多人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完成kpi、完成绩效,在考核中评优,升职加薪,一步步在职场中获得提升。

而这种目标,让他们就像吊着胡萝卜的驴子一样,不断地闷头拉磨。

当然,不是说追求升职加薪或者强调认真工作、强调责任感是错误的。

认真工作这是一种职业精神,应当鼓励。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调工作的痛苦,强调工作的正当性,实际上将劳动的快乐割裂了,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劳动的异化状态。

张楠有些费解:但是……这样不都是达到了最终的目标吗?

如果说最终的目标是员工认真工作、升职加薪,而公司快速发展,那么这个目标,腾达已经达到了。

为什么还要纠结于它的性质呢?

张元再度摇头:当然不是!

这两种状态实际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