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过,进了宫就是天家的人,若能侍奉皇帝陛下,那再好不过;若不能,那就无所谓受不受宠,临不临幸,自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折腾得被打入冷宫,把命给丢了就行。
赵婕妤听罢,道:你母亲看得很通透。
李美人道:妾也这么觉得。所以妾很听母亲的话,该吃吃该喝喝,从不想家,反正想了也不见得能回去。没心没肺地说完,她夹起盘子里最后一块鱼片,往赵婕妤碗里一放,赵姐姐吃!吃得饱饱的,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岂料赵婕妤犹豫了一瞬,才吃下这块鱼片。
随即她放下筷子,倒了杯茶喝,说道:今日吃太多了,不能再吃了。
李美人道:啊?赵姐姐不是只吃了半碗白饭吗?这能叫多?
赵婕妤不答反问:半碗不多吗?
李美人正要回答不多,却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看姜洛的碗,再看看穆贵妃和薛昭仪。
确定她的姐姐们最多也就是吃大半碗,谁没能吃个满满一整碗的,李美人收回目光,盯着自己面前盛得冒出尖的第二碗白饭陷入沉思。
吃吧,显得她是个饭桶;不吃吧,她实在饿得难受。
莫非她真的很能吃吗?
正纠结着,就感到有谁抚摸她头顶,嗓音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吃吧,反正你吃不胖。那手滑下来,指腹戳在她酒窝上,也就脸上有点肉,身板还是瘦得不行。真不知道你吃那么多都去哪儿了。
李美人抬头看姜洛。
赵婕妤也笑:是呢,我若如李妹妹这般狂吃不胖,我也日日吃个不停。
李美人道:那,那妾就把这碗饭吃完啦?
姜洛说:嗯,吃吧。
李美人这便抓紧时间埋头苦吃,免得早早停筷的姐姐们等她太久。
好在姐姐们也不急,边慢悠悠喝着清茶,边问姜洛这座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姜洛摇头:我只沿着河岸走了两遭,别的哪都没去。
穆贵妃闻言笑道:夫人就等着妾几人下山来,大家好一起玩呢?
姜洛说:是啊,一个人哪有五个人在一起热闹。
姜洛这话说得无心,穆贵妃却敏锐地听出点不太寻常的东西。
好像哪怕公子成天地陪着夫人,这又专门带夫人下山来过只有两个人的七夕,夫人竟也仍如以前那般,并不如何在意公子。
——都说郎心似铁,怎么放在公子和夫人身上,就完全颠倒了?
穆贵妃想着,状似无意地问:公子昨日就没带夫人到处逛逛吗?
姜洛答:光在书肆看书了。等看完出来,天都黑了,就也懒得到处逛。
穆贵妃道:书肆?
这时薛昭仪开口:夫人房里那些书就是在那家书肆买的吧。
她们发问,姜洛便很顺手地给阆苑打广告:对,那家书肆叫阆苑,卖的书种类很多,很全面,最主要的是还没别家书肆卖得贵,我买那么多,都没花多少银子。若是不想买,也能直接在书肆里看,看完放回去就好,不要钱。
古代纸张珍贵,由许多纸张合并而成的书册就更是昂贵。
连些家境不错的都不见得府里能有多少藏书,更别提那些破落寒门,乃至是寻常百姓。往往哪家想要买书的话,须得节省许多日的花销,甚至连点肉汤都没法喝,方能攒够钱买上那么一本。而这也正是古代爱书惜书那么普遍的一大缘由。
同时也造成古代除了家中殷实的,能买得起书进得起学堂的实在少得可怜。更多的人别说看书了,根本是大字不识半个,到死也是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
所以可以预想得到,阆苑的无偿看书一旦推行开来,将会掀起怎样的动荡。
像薛昭仪进宫前可谓是京城大大小小许多家书肆的常客,又因为出身薛氏,还算见多识广,然而她何曾听说过无偿看书,当即便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致,问了些更加细致的。
姜洛一一答了,薛昭仪听完说想去阆苑看看。
姜洛转头问:你们呢?
连离她们近的邻桌在旁听完后,都生出想要前往阆苑一观的想法,穆贵妃同样也想去见识见识:妾也想去看看。
赵婕妤亦然。
听到这里,邻桌终于出声,问阆苑在哪。
姜洛很爽快地答了,还友好地补充:不过现下阆苑还未开张,只能在外面看看,里面是进不去的。
邻桌一听,也不必追问,就知道这位年轻的夫人是有特殊门路才能在开张前就进到阆苑里买书,便拱手道谢,说那就等开张再去。
等李美人吃饱,姜洛带着佳丽们上楼略作休整,便出客栈,往阆苑去。
才进去,姜洛就觉得今日的阆苑比昨日要更干净些。至少地上的工具材料少了很多,架子上的书似乎也添了些,甚至靠墙的地方摆了更多的桌椅,方便人坐着看书。
一问迎上来的负责阆苑的那人,才知十五中元节过后,有个很好的黄道吉日,阆苑会在那天开张。
说起来也是因为皇家乃是普天之下最为尊贵的,因此不论在哪个地方,如何行事,都能享有最高层面的便利,否则想要开家新的书肆,哪能不到一个月就万事俱备只欠开张。
开张那日,夫人可有空?阆苑老板问道,小的恳请夫人赏脸,届时能再来一趟。
姜洛遗憾摇头。
开张日在十五之后,她那会儿应该正在万明宫里。以她对十五当天的互穿做的计划,等她穿回来后,不出意外要做很多安排,估计就懒得下山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