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她的救命恩人,真有眼光。
姜洛很高兴,继续看盛光给她写的回信。
盛光的字笔走龙蛇,遒劲有力,是与他人的沉静气度截然相反的风格。但很奇妙的,姜洛并没有觉得违和。
正相反,她觉得这样的字配他刚刚好。
而接在刘禹锡那句诗后的内容,用白话来说就是:谢礼已收到,有心了。湖上风大,游玩时切记注意身体。
他还记着她不能吹风呢。
姜洛心满意足。
她叠好回信收起,高高兴兴地主持晚宴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诗是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万更送到!
这章也发红包吧,辛苦宝宝们等更到现在,提前晚安啦=3=
然后家人不让熬夜,所以只能白天写,明天更新应该在傍晚,具体几点就不预告了,写完就发,也是大粗章
第29章 醉酒
不多时, 弄月和穆贵妃四人回来了。
长公主呢?姜洛问。
弄月答:长公主殿下让陛下留在碧漪堂了。
姜洛直觉不对,一问才知道是容樱笑得过于放肆,被皇帝的火眼金睛强行锁定, 惨遭留下。单听皇帝那句你坐着, 容樱多半得挨训。
姜洛:……
闹了半天, 原来她那根蜡不是为李美人点的,而是为容樱点的啊。
看皇帝的戏却被皇帝逮了个正着,光是听听就觉得惨绝人寰。
心里再点了根蜡, 姜洛听弄月给她转播献鱼盛况。
不过听之前, 姜洛有问李美人, 可介意叫弄月给她讲献鱼一事。
李美人摇了摇头,声音软糯得很:娘娘别笑妾傻就行。
姜洛捏了把她的脸:怎么会。
连当事人都表示不在意,弄月向李美人和诸位娘娘告了声罪, 便开始给姜洛转播了。
弄月不愧是姜洛的御用情报官,小嘴叭叭着, 就将当时碧漪堂内所有重要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形容得那叫个绘声绘色;间或还角色上身, 一人分饰两角乃至三角四角,亲自演绎最为精彩的片段, 好叫姜洛能够身临其境。
身临其境的姜洛看完了, 拍手给弄月鼓掌, 夸道:你这演的, 搭个戏台子,你自个儿就能唱完一整出戏。
旁边佳丽们也跟着鼓掌。
特别是这儿没有皇帝,也没有诸多王公大臣,佳丽们用不着掩饰,个个笑得不行, 花枝乱颤的。
弄月也没红脸,很乐呵地道:能博娘娘一笑便好。
姜洛鼓完掌,转头对李美人温声道:你今日做得很好。
李美人道:是、是吗?她总算露出个笑,有点受宠若惊,当时长公主笑得好开心,妾还以为妾特别傻。
姜洛道:你若真傻,就说不出那句端午安康了。
再小的鱼,只要被包装成节礼,连着吉祥话那么一说,皇帝心中再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来。
相反,他还得夸李美人,道一句爱妃有心。
陛下没生你的气,你不用多想,姜洛道,他知道你们在闹着玩儿,不会同你们置气。
那长公主呢?
长公主啊……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用管。
照弄月所说,李美人献过鱼后,如穆贵妃薛昭仪她们三个都很聪明地不去看皇帝,也不看高公公,唯独容樱大大咧咧堂而皇之地继续看,还冲皇帝笑,皇帝不留她才怪。
姜洛都这样说了,李美人便很心大地把献鱼一事抛之脑后。
晚宴开始,众人落座。
因为容樱没回来,姜洛在主位落座,旁边依次是穆贵妃等后宫妃嫔。
坐在下头的命妇贵女们察觉长公主不在,纷纷小声说起话来。
也不知是人多力量大,还是源于天家的八卦消息本身就自带热搜光环,哪怕姜洛坐在最前头,她也仍能听到底下众人无不在围绕着献鱼聊天,还时不时地抬头,朝李美人看去。
听闻贵妃和昭仪也去了碧漪堂。有这两位在,居然能轮得到李美人献鱼?
你打哪听来的,一点都不全。我且同你说,这事是这样的……
原来如此。李美人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天真?怕不见得吧。</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