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窦太后笑了笑, 道:太子很不错,哀家的阿娇也不差。太子性格温润,阿娇活泼开朗烈火骄阳, 一静一动, 般配至极。只是阿娇啊, 你也要适当的收敛一下脾气,不能仗着太子秉性温和,就得理不饶人。
陈阿娇不依的撒娇:皇祖母, 人家哪有得理不饶人了。
窦太后含笑,好不慈爱的说:哪里都有。瞧瞧现在,可不就是得理不饶人吗?
陈阿娇的脾气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总归是馆陶长公主、窦太后等千娇万宠宠出来的,骄纵肯定有,而且不少, 除非遇到很会包容她小任性的丈夫,不然嫁给帝王,其实是下下策。
幸好季言之这个刘荣, 在窦太后、汉景帝那儿都评价都还好, 哪怕是因为栗姬起了不愉快, 险些否了这门亲事的馆陶长公主,也不得不承认季言之温润如玉, 端正有方, 心胸宽广, 一朝得势也万万不会弃糟蹋不顾, 不是那种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伪君子。
皇祖母, 你再这样说阿娇, 阿娇可不依了!陈阿娇搂着窦太后的胳膊, 笑靥如花的撒着娇。太子哥哥说过了,阿娇真实不做作,这样的秉性很好,刚好配他这个温雅之人。
窦太后摇头,笑着道:这话太子真的说过?
陈阿娇:好啦好啦,这话是阿娇说的,但是太子哥哥也没夸奖错嘛,阿娇本身就真实不做作嘛。
不害臊。
窦太后取笑了陈阿娇一句,却是话锋一转,说起了怎么管理宫务的事儿。末了还说:依着馆陶的意思,是打算阿娇年方十四(虚岁)就嫁入太子东宫。哀家左思右想,觉得这事儿还是得问问阿娇你的意见,阿娇你怎么想的,这里只有我们祖孙二人,哀家一向疼你,你也不必有顾虑,有什么想法,直接大胆的说。
脸颊顿时染上了嫣红,陈阿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到底还是忍住羞意说:就按照母亲的意思,等阿娇满了十四就嫁给太子哥哥。
多大年龄,就开始恨嫁了?窦太后再次摇头失笑,却松口道:行啊,就按照馆陶的意思来办吧,一会儿哀家打发人给太子提个醒,让他处理琐碎事情的同时,也别忘了陪陪阿娇。
陈阿娇这下子也不忸怩了,直言说季言之这般忙碌实在过分,她一会儿得去太子东宫瞧瞧去,免得季言之忙碌之中又忘了用膳。
这丫头。感觉到陈阿娇离开,窦太后哭笑不得对身旁伺候的奴婢道:直说想念太子,不想陪哀家这个糟老婆子得了,哀家难不成还能扣下她,不准她往太子东宫跑?
奴婢低眉顺耳的说道:翁主对太后最是孝顺,和太子又是青梅竹马,孝顺太后之余自然也要分神惦记太子。
许你会说话。
窦太后想到陈阿娇小小年龄就一副为情|爱而生的模样儿,不知是该笑还是该说,总归还是该感叹的,幸好太子是个好的,不是那等凉薄的负心之人,不然啊……
去请馆陶进宫,馆陶要是问起来,就说是哀家请她进宫商量太子和阿娇的婚事。
陈阿娇如今年十二(虚岁),既然馆陶长公主有意让陈阿娇十四就出嫁,那么现在就得准备起来。
至于为什么直接略过栗姬,由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商量婚礼细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过刘德、刘阏于锲而不舍的宣传与广而告之,栗姬的蠢已经被大汉朝最有权势的母子所熟知甚详,要是让栗姬以生母的身份负责太子大婚事宜,讲真,不光汉景帝怕闹出笑话,就连窦太后这位已经不太管事的老泰山也怕……
毕竟功夫再好,也防备不过来作精的作妖。
还有皇帝那儿……窦太后微微沉思:算了,皇帝那儿先不叫,这会儿栗姬十有八|九缠着皇帝,叫了皇帝不是等同让栗姬知道哀家打算正式定下太子和阿娇的大婚事宜。就这样吧,先去请馆陶进宫,你亲自去。
那身旁伺候的宫娥领命,随即退出内殿,在其他宫娥进屋伺候看不见的窦太后时,才匆匆离开未央宫,去了堂邑侯府请馆陶长公主进宫。
不提馆陶长公主匆匆忙进宫,与窦太后商谈大婚事宜。且说陈阿娇这边,先前她离开甘泉宫,径直就去了太子东宫。去的时候,整个太子东宫除了伺候的宫娥、太监外,就只有季言之这一位主人。
往日里总喜欢跑来太子东宫蹭吃蹭喝的刘德、刘阏于今天连人影儿都看不到。
陈阿娇略感稀奇,忍不住发问:太子哥哥,河间王和临江王呢!
季言之:替我出宫跑了一趟。
陈阿娇:是工坊那边的事儿吗?
季言之点头:算是吧,不过工坊那边的的确确不能缺主事的人。
陈阿娇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季言之的话有什么深意。干脆就直接把窦太后私底下让她传达的话,一五一十都跟季言之讲了。
季言之仔细一琢磨,就知道了窦太后这是拐弯抹角的给自己提醒,不要轻易的放诸位皇子就藩,免得身体欠安的汉景帝一死,又上演当初的‘七国之祸’。
陈阿娇却不太想得明白,见季言之神色未变,忙问道:太子哥哥想出来皇祖母说的话的意思没有?
后宫有人不服气我凭借着长子的身份当了太子呢!季言之笑容淡淡的对陈阿娇说道:皇祖母这是提醒我,要为了阿娇好好的做事情呢!
陈阿娇啐了季言之一口。什么为了我,难道太子哥哥就不能是为了我们吗?
得,是我的错。季言之哭笑不得却从善如流的道了歉。不该这么跟阿娇说话的。
陈阿娇傲娇的哼了哼,一副就是太子哥哥错的骄横模样儿,让季言之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得转移话题道:前些日子淮南王进献了豆腐方子,方子里说豆子加水磨成豆浆,加石膏可做成豆腐。不如今儿就让厨房里掌勺的师傅做一道豆腐。
不是说豆腐吃起来有一股豆腥味儿吗?陈阿娇有些嫌弃的捏捏鼻子:要不还是炖个竹笋汤,烤鹿腿?
东宫的掌勺师傅手艺不错,做的豆腐没什么豆腥味儿,阿娇可以试试。季言之含笑着道。
陈阿娇骄横归骄横,但有个长处就是很顺毛驴,只要季言之好言好语的说,基本上都会听话。这不季言之这么一说,陈阿娇就不再坚持已见,并且还高高兴兴的说如果太子东宫掌勺师傅做起来的豆腐吃起来,还是有豆腥味儿的话,以后就不准季言之随意的安排膳食。
季言之从善如流的点头,含笑道:嗯,以后都让阿娇来安排。
这下子,再落落大方性格不忸怩,陈阿娇也红了一张俏脸。
太子哥哥真是的!陈阿娇爱娇的道:就会说好话哄我,再这样,我可要把太子哥哥说的一切当真了哦。
本该如此!
季言之眯眼笑笑,随即带着陈阿娇进了书房,很有兴致的铺纸研墨,画了一幅水墨青山绿水垂钓图。
画很漂亮,陈阿娇看着很喜欢,立马缠着季言之让他以自己为题,画一幅美人春睡图。
美人?春睡图?
季言之表情有些怪异的扫了陈阿娇一眼,不是季言之埋汰陈阿娇,主要是陈阿娇现在只能算萝莉,一团孩子气没长开算什么美人?不过鉴于陈阿娇已经因为他的犹豫而横眉倒竖,季言之只能尽量按照抽风(不是语病)派的画法,将陈阿娇整个人画得仙气翩翩,一看就不是本人。
只是陈阿娇对于自己的容貌可能认识得不太深刻,也或许是陈阿娇对自己容貌滤镜太厚吧,反正仙气飘飘的美人春睡图一画出来,陈阿娇就赞叹的说季言之画得真像。
季言之很镇定的附和:是挺像的,不过阿娇本人要比我画的《美人春睡图》要美得多了。
陈阿娇眉眼弯弯,想必此时此刻已经吃了蜜糖,甜到了心里。
季言之又说了一些比较土味的话儿哄人,便由宫娥进来书房禀告说膳食已经准备妥当,让季言之、陈阿娇出书房到正殿用膳。
先秦两汉可食用农作物其实还挺丰富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米、高粱、大豆等,蔬菜作物有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甚至于宫廷还设有专门的温室用来冬天种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