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皇帝正在书房看折子,太子的折子昨天到了,说是一路查下去,其它的地方果然也有少数疫症发生,幸亏去的早,查得及时,才不至于酿成大祸。
不过,这一路下来,得用不少的药材,有的可以在当地药店采购,有几味平时用得少的,药店也没什么存货。
事关重大,所以,太子上折请求看太医院有没有这几味药,运送一趟。
太医院的院判垂首站立, 皇上,别的药倒是没有问题,都是常用的药,唯独葛苓和芒椒,这两种平时用得少,所以量也少,恐难达到太子殿下所要的数量。
皇帝沉着脸,太子急需的也是这两味药!莫非我堂堂武朝,还找不到两味药材吗?真是岂有此理!
皇上恕罪,臣……只是这两味药平时用得就少,而且产地多在边垂湿热地带,那边才用得多,不如……
不如什么?皇帝打断他的话,目光微凛,不如派人过去买,之后再送去给太子?!那你不如干脆说太医院什么都管不了,让太子自生自灭好了!
院判冷汗淋漓,头垂得更低,微臣不敢……
不敢,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依朕看,就是把你们养刁了,养懒了,就知道盯着宫内的那点事儿,别的事一概不管!
院判心里暗暗叫苦,本来就是啊,太医也不能随意给别人看病,就连给一些官员看,也得有恩旨才行啊……
算了算了,皇帝一生气,谁也惹不起。
正在煎熬,外面太监来报,皇上,贵妃娘娘和庆王殿下求见。
皇上正在气头上,一听到庆王,就想起那天在这里发生的乌糟事儿,就感觉烦躁,不见!
他顿了一下,跟贵妃说,回头朕再去瞧她。
门口的太监没走,皇帝眉梢一挑,怎么?连你也敢气朕了?
太监心尖一突,奴才万死也不敢,贵妃娘娘说,有法子能为皇上分忧。
哦?皇帝心头微喜,让他们进来!
周贵妃带着端六辰进书房,她穿着素雅,头上也只用了几支白玉发钗,脸上薄施粉黛,眉眼不见平日媚气,倒多了几分倦色,瞧着楚楚可怜。
皇帝一见就心生怜悯,爱妃这是怎么了?
周贵妃浅浅一笑,皇上,臣妾无碍,皇上万安。
她说着福下身去,皇帝叹道:快起来,瞧着气色不好。
不妨事,今早太医已经瞧过了,只需吃上几副药就好,周贵妃说着,轻抚了下耳边的碎发,姿态越发显得柔弱。
臣妾的身子是小事,皇上,臣妾听说,要控制疫症须得药材充足,太子在外奔波,但总归是没有三头六臂,要是累坏了可怎么得了?毕竟一国储君,百官们也都心急如焚,生怕他有个闪失,动摇国本。
周贵妃看一眼端六辰,辰儿别的本事没有,这孩子就是有孝心,去年中元节时,钦天监就提过今年会事情多一些,这孩子就记在了心里,在城外庄子上种了些草药,想着若是万一今年真的有什么事,就拿出来救急,若是太平安年,就把药材卖了孝敬您和臣妾……
周贵妃用帕子压了压眼睛,这孩子嘴多严,臣妾也是刚刚得知,就是不知道他种的草药,太子殿下那边用不用得上?若是能用上,也算我们母子一点心意吧。
皇帝目光转向端六辰,端六辰上前施礼,父皇,儿臣做错了事,不敢乞求父皇原谅,只想为父皇和太子哥哥分忧,还望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
他说着,把一张纸拿出来,这是儿臣所种的药材,请父皇过目,再过两日就是成熟期,儿臣准备派人过去采摘。
皇帝接过,低头一看,这是一张药单,罗列了几种药名,别的他不在意,其中两味吸引了他的目光。
葛苓、芒椒。
正是太医院量少的那两种。
他眼中闪过喜色,点点头,辰儿,你做得很好,这件事情给你记一功。
儿臣不敢居功,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儿臣不能像太子哥哥那般在外为父皇分忧,让百姓称颂,但儿臣愿意尽一切所能,只要父皇用得上,只管拿去。
皇帝手指轻轻捻着那张纸,表情平静,不辩喜怒,好,你有此心,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