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敲锣呢,还没下工。老五,你摘几个黄瓜,再揪把葱。蔡四哥支使蔡五哥干活。
蔡五哥没动弹,中午做啥啊?
蔡四哥瞪眼,熬高粱粥,快点去,就在外头把葱扒了。
蔡五哥还是有点怕他哥的,嘟囔着,去就去,三妹,你去不去?
蔡丹摆手,不去,我给四哥烧火。
蔡四哥那里会用,三妹去玩吧,四哥给你烧土豆,谁也不给,就给你吃。
蔡丹想捂脸,她这是被当小孩哄了?!
别说,心里还挺好受!
想养鸡
第四章
蔡丹坐在炕上,看她奶编柳条筐。
两手一拧,这筐就多了一层,速度可快,编的还密实,一看就是老手艺。
奶,您手真巧!蔡丹这彩虹屁绝对出自真心。
她看了好一会。
脑袋:会了!
手:废了!
蔡奶奶摇头,我这算啥,你爷还能编字呢。
奶,那些人为啥要饭啊,他们家里不种地啊?蔡丹装着懵懂问道。
因为她脑袋上的大包蔡母不让她出门,在家憋了两天,队上突然出现一群来讨饭的,挨家拍门要饭。
怕家里就他们俩小孩儿在家被拍花(拐卖)了,就把她送奶奶这儿来了。
至于蔡五哥,则是跟着蔡四哥一起割猪草去了,一天也能挣俩工分,蚊子腿也是肉啊。
蔡爷爷如今是大队长,每天满工分,每月还有点补助,虽然不多,但在农村也好过。
蔡奶奶是小脚老太太,虽然建国后就放脚了,但走路多了仍然会疼,所以这几年年纪大了就不下地了,在家里洗衣做饭。
蔡丹对蔡奶奶的脚很是印象深刻,看过老太太洗脚,几个脚趾是交叠在一起的,很是恐怖。
老太太性子很是豁达,还给几个好奇她脚的孙子、孙女讲过缠脚的故事,蔡丹有些记不清了。
不过她记得一句话,老太太说如今的丫头们命好,不用再遭这份罪了。
蔡奶奶听到孙女的问话,叹口气,肯定哪又闹灾了,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讨饭啊。
闹灾?咱们这闹过么?蔡丹继续问道,她印象里没有的,确认一下。
蔡奶奶来了兴致,嘿!咱这可是块宝地,外头又是闹旱灾、虫灾的,这片年年大丰收,不过那几年交公粮多,剩的也不够吃,好在咱们还有山,这才没饿死人,这两年日子才越来越好了。
蔡丹点头,想到家里的饭菜,虽然没有油水,但还能吃饱,在这个年代也是十分难得了吧。
奶,我四哥去割猪草能挣工分,工分是啥玩意儿啊,能吃吗?我有工分不?蔡丹托着下巴,一脸的期待。
蔡奶奶被逗笑了,哎呦呦…工分还能吃,咋吃啊!哈哈…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奶和你说啊,这工分不能吃,但是可以换粮食,粮食才能吃。你娘你哥她们每天干活就能得工分,你姑父就管记这个,你人小干不了活,可没法子挣工分。
蔡丹皱着小眉头,一副苦恼的样子,那我不是没粮吃。
蔡奶奶哈哈笑,咋没有,只要你是咱大队上的娃,大队就按人头给分粮食。
如今的分粮食是规则都是人四劳六。
人头粮食占四成,不过这个人头又分幼儿、小孩、青壮、老年等等。
不同的年龄段分的人头粮也是不等的。
剩余的六成则是看工分。
不过这工分太多了也没用,这年头讲究够不够三百六。
不过这些就不用和小孙女念叨了,她也听不懂。
蔡丹自然能听懂,她又不是真小孩,从蔡奶奶刚才的几句话里已经确定了一些事情。
拍着小手作高兴状,我有粮食,太好了。
蔡奶奶也乐呵呵的继续编柳条筐。
奶奶,我家就两只鸡,你家咋一堆呢?蔡丹自然不会放弃这么个好机会,继续问道。
蔡奶奶反问,你还知道两呢?
蔡丹点头,四哥说的,我家两只母鸡,每天能下两个蛋。
还伸出两根手指头来,表示真懂。
奶家有十只老母鸡,现在一家让养五只,我们五只,你老姑家五只。虽然她们和老闺女一起住,其实户口都是分开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