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2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而我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甚至连让仙人一顿热饭都没有吃上,你这让我们十里八乡的人以后怎么做人,又怎么对得起大仙的恩德,别人还不都说我们十里八乡的人,都是一些忘恩负义之徒。

别人孙铁山壮得和头牛一样,平日里威信十足,面对这老者却和个孩子一样,避都不开避,硬让他抽了几下。

孙铁山哭丧着脸:我拦了,但是拦不住啊!

大仙座下的那位驴爷爷,跑的太快了,一眨眼,就不见影子了。

这个时候其中一位乡老上前拦住了临江乡的乡老:算了算了,仙人是何等人物,那是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存在,天地之间任意去留,若是想要离去,谁也拦不住。

这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仙人,我们十里八乡有幸遇见得识已经是天大的福分,这一天下来,我们八个乡的乡民,谁没沾上一些仙人的仙气。

如此大的缘分,已经是不知道多少世修来的福报,岂能再强求。

临江乡的乡老只能叹了口气:唉!

这乡老开口向孙铁山问道:仙人离去的时候,可曾说过什么?

孙铁山回想了一下,立刻说道:说过说过。

之后他便将仙人离去的整个过程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自己从山上打猎回来,如何碰上仙人。

最后孙铁山将仙人离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转达给了所有人:仙人还说,你们若是真的感谢贫道,无需宴席,无需金银,此后诚心多行善事,多结善果便好。

几位乡老听完,更是感动莫名。

围在外面的乡人之中,不少人直接哭出声来,尤其是那昨日被救的三户孩子人家,以及那些和河神庙有着大仇的乡民。

这才是真正的活神仙啊!临江乡的乡老拐杖拄在地上,点头长叹。

斩妖除魔天地间,不求金银求善果,仙风道骨,一身正气。另外一位看上去有文人风度的乡老如此说道。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我们不是答应过空尘大仙,说过要替大仙立庙的吗?

仙人虽然已经离去,但是这承诺可万万不能忘,是时候应该兑现了。

众人也想起了,顿时纷纷响应:没错,以后我们十里八乡,都供奉空尘大仙。

乡民之中有位渔民高喊着:只有这样的真仙,才值得我们供奉,才能真正保佑我们啊!

被其他乡乡老带来的不少乡民也呼喊着:就是,将那河神庙全拆了,以后全都改做大仙庙。

几位乡老相视看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其中临江乡的乡老上前,在群情激动的乡民面前,对着众人期许的目光说道:我们答应过仙人,要给仙人修庙。

虽然仙人不在意这些外物,但是我们却不能忘本。

乡民们一个个应从喊着:没错!我们乡的人有恩必报,从来不会忘本。

说得对,没错。

乡老按了下手,声音逐渐小了下来:所以庙,肯定是要修的,最近也需要大家帮忙,帮仙人塑像建庙,更要将仙人经过我们十里八乡的故事写下来,刻下来。

哪怕多年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也会记得这些事情,知道我们十里八乡是真正的有仙人停留过的地方,是有仙气的人杰地灵之地,是有仙人保佑的福地。

这个时候,临江乡的乡老有些老谋深算的一笑,说出了早有预谋的打算。

仙人来我们十里八乡的时候,住的便是临江乡的石桥村,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方,仙人炼丹的时候,也是在我们脚底下这个地方,吃妖宴、审决妖人,都是在这里。

这代表什么?这是一块仙人都看中的宝地。

所以第一座大仙庙,就从这里开始建起。

这话一开口,还让其他乡的人怎么反驳,说话就好像是反对仙人一样。

十里八乡的青壮一个个都动了起来,木工、泥瓦匠、其他人纷纷前来帮来,迅速在原本的框架上将一座庙宇建立了起来。

石桥村的宗祠改成了空尘仙君庙,石桥村的先人牌位,挪到了偏殿之中,也算是间接的沾染了空尘仙君的香火和仙气。

石桥村的村民们也喜不自胜,甚至后来其他村、其他乡的人,也想办法将他们一些出人头地有身份的先祖,也移到这里来供奉。

自此以后,石桥村和十里八乡真的出了不少不平凡的人物,当地的人都认为,这是沾染了仙人的仙气,更觉得这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甚至直到后世多年,石刻逐渐磨去,故事流传也逐渐变了样。

石桥村的后人,看到空尘仙君庙里石桥村的先人排位,还有不少甚至突发奇想因此认为自己都是仙人后裔,要不然为何自己的先祖和神仙供奉在一起,从而发生种种争论。

第30章 :天下第二十一的轻功高手

夕阳照在河滩之上,仍旧留有余温。

道人骑驴在河滩之上留下一溜长长的蹄印,仿佛在和落日并肩而行。

高羡倒着靠睡在驴背上,目光看着那落日余晖有些醉眼迷离。

摇了摇坛中美酒,所剩无几。

一口饮尽,便将酒坛扔入江河之中,随浪沉浮远去。

道人将双手枕在脑后,摇摇晃晃的开口说道:你这驴子再磨磨蹭蹭,江庭郡的郡城都关城门了。

驴子嘿嘿直笑,大仙这话之中可没有责怪的意思,这么久下来,它对上意可是揣摩得清清楚楚的:没事,小驴这不是为了让老爷多看看这大日落江的美景吗?</p>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