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兰秀的生活,似乎也比较简单,她不是一个外向的人,没有跳广场舞和走街串巷的习惯,也不喜欢活动,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唯一的消遣就是在沙发上看电视。
按理说李兰秀活动少,年纪大,代谢慢,体型应该同龄人胖才对,但因为她身体虚弱和饮食清淡,反而有点偏瘦。
薛芃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李兰秀的体重,应该是这一两年内突然降下来的。
薛芃将几张李兰秀衣物的照片,和她的尸体照片,摆在陆俨面前。
你看,她的衣服普遍偏大,肩膀是合适的,但是穿在身上有点晃荡。你注意看上面的洗标,这行写着165/90c,前面的数字代表身高和胸围,后面这个c指的就是‘胖’。
薛芃很快将旁边的笔记本转向给陆俨,指给他看:我查过李兰秀身上这件衣服的生产日期,是两年前买的,还有全家福也是两年前拍的。无论是衣服还是照片,都说明李兰秀那时候是属于肥胖人群。
始终未发一言的陆俨,这时终于有了动作,他拿起几张洗标和衣服照片看了看,又扫向笔记本,说:价格不便宜,而且都是b类品。
在衣服的洗标上,都会注明安全技术类别,a类基本都是给婴儿穿的,b类是给可以接触皮肤的面料,c类就是不能接触皮肤的面料,所以这三类的售价也是不一样的。
陆俨又翻了一遍照片,边看边说:高世阳和李兰秀曾经都曾在化工厂工作过,那他们应该都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李兰秀的衣服颜色基本偏素,高世阳穿的那身也是。工厂加工纺织品的时候,会选择将浅色染坏的衣服再加工成深色,在这个过程里,染料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增加。
在化工厂工作过?
薛芃注意到这句话,先是一顿,随即接着道:还有,洗标合格证上基本都写着‘优等品’和‘一等品’。
两位老人都是六十五岁,这个年纪应该经历过几个特殊时期,一般都会比较省吃俭用,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容易改变。
但显然,这两位老人比其他老年人更注重保养自己,就连衣服都是精挑细选。这应该是和他们的职业有关。
说到这,薛芃又指向摆在客厅区域的照片,说:家具选材也是比较环保的,老式木头的居多,而且卧室、客厅都摆了空气净化机。
陆俨:江城的天气一向不好,在化工厂工作尤其要预防尘肺一类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就算离开工厂了,也会下意识注意空气问题,这种职业里带来的条件反射,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说到这里,两人相继沉默了。
直到薛芃想起刚才那茬儿,说:哦,你刚才说他们在化工厂工作过?我们第一次取证比较匆忙,而且家属也不在,我们不敢翻查的太过分,没有发现类似工作证明之类的东西。等齐队把手续补上,我们再返场取证,也许还会有其他发现。
陆俨放下照片:我也是问了老人的儿媳妇才知道。对了,这个人你也听过。
我也听过?谁啊。
钟钰,有印象么?
钟钰?
薛芃拧着眉头,回忆了几秒,随即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陈凌的朋友?
陆俨笑了:就是她。
薛芃下意识说:这也太巧了吧。
是很巧,我当时也是这种反应。
薛芃歪着头,和陆俨对视了几秒,忽然明白了:你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巧合,也许会有内在联系?
陆俨:陈凌的父母去世前也在一家化工厂工作过,陈凌和钟钰的父母是同事,钟钰的公婆也有类似的工作背景,而她婆婆李兰秀的样本里有检验出毒物成分。
你是在怀疑钟钰?薛芃很快提出疑问:可是我们这次并没有在李兰秀家里找到毒物。而且如果是因为职业关系导致的慢性中毒,这也和钟钰无关,应该是化工厂的防护问题。你的怀疑是从哪里来的?
停顿了两秒,陆俨就蹦出两个字:直觉。
……
薛芃默默地翻了个白眼,随即开始收拾桌上的照片。
陆俨皱了下眉头,双手环胸的问:你不信?
你的直觉一向很敏锐,我知道的。只不过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颠覆性的东西,吓我一跳……
陆俨垂眸笑了下,随即脑海中就浮现出钟钰的模样。
他想了下,又忽然问:你们女人如果化了妆,是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想到补妆?
这话问的没头没脑的,把薛芃问的一愣。
我不怎么化妆,偶尔需要化,也会抽空看一下有没有脱妆,有没有花掉。
那这个抽空,会有多频繁,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想到自己的妆花了,都会立刻拿出粉扑盒补一下?
薛芃一时无语,只定定的看着陆俨。
陆俨也直勾勾的望着她。
薛芃叹了口气:你到底想问什么,直接一点。
陆俨哦了一声,这才将钟钰在icu外的补妆动作描述了一遍。
薛芃听了,许久都没有说话,脸色也渐渐严肃了,很快陷入沉思。
趁着薛芃发呆的功夫,陆俨又检视了一遍箱子里的物证,直到薛芃醒过神,喃喃道:我想,你的直觉是有道理的。
陆俨看过来:你也觉得解释不通了?
嗯。薛芃应了一声,但很快就话锋一转,不过这也只能说明,钟钰并不关心李兰秀,不在乎她的死因,或许她只是觉得,人都死了,还追究什么呢?可能她表现出来对高世阳的关心,也是演的。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代表什么。
陆俨:所以现在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我的怀疑。
薛芃笑了下,一样一样地数:起码也要等进一步毒检结果、尸检和二次取证之后,就算东区分局动作再快,这么多事安排下来也要两、三天。再说,这又不是支队的案子,你怎么这么上心?</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