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7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傅司棋一愣:贺兰懿是主犯?他看向坐在一边的瑟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却又不免忧心,但见皇帝陛下神色凛正坚决,便不再赘言,颔首应是。

短暂的沉默,傅司棋又想起一件事,道:今日宗玄道长来见过臣,说晋王……沈旸秘密见过岐王殿下。

沈昭脑子里的一根弦骤然绷紧,问:什么时候的事?

两天前吧,也不知沈旸跟岐王殿下说了些什么,虽然没有说动他做什么,但岐王也不想出卖他。倒是宗玄道长一直跟在岐王身边,察觉出不对劲,生怕再出什么岔子,才找了臣,让臣代为禀奏陛下。

沈昭揉了揉额角,了然:这么说,沈旸在长安。

他朝傅司棋摆了摆手,让他下去歇着,转过头跟瑟瑟商量:你觉得,裴元浩突然不见了,这件事会不会跟沈旸有关?

自打沈旸在雍州失踪,沈昭明里暗里派了无数人追踪他的下落,整整两年,皆无功而返。能在大秦境内躲避皇权的追踪,除了他这个人本身精明缜密之外,说明他的身边还有人相助。

文相已在数月前去世,他应当留了不少家资给这个宝贝外孙,足够供着他兴风作浪一段时间了。

也不知是不是前世留下的阴影太深,每每提及沈旸,沈昭的心里就很不舒服,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他还会生出不小的事端。

瑟瑟看上去倒很冷静,她低眉想了想,道:沈旸这个人可是无利不起早的,真要是他救了裴伯伯,并且带着他出了城,那除非裴伯伯的身上有沈旸想要的东西。

沈昭随手拂过摆在龙案上的霁釉笔洗,檀木架子,忖道:陆远曾说过,裴元浩的手里有一封悔罪书,揭漏了淮关之战的真相……

说起来还是他太过自信,觉得此一役胜券在握,根本没有在这封悔罪书上下什么心思。又或者,沈昭从本心里就没瞧得起过裴元浩,自始至终把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兰陵公主的身上,想着擒贼擒王,只要抓住了兰陵,便是将大局定下了。

他全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结果,阴差阳错之下,这手握关键证物的人和最危险的人混在了一起。

沈昭拧眉,难掩沉郁。

瑟瑟瞧着他的模样,陪着他安静待了一会儿,却还有些事想不通。悄悄提起裙纱挪到沈昭跟前,轻声问:可是……沈旸要那封悔罪书做什么啊?难不成他也想为宋家翻案?

沈昭轻牵了牵唇角:那封悔罪书对沈旸没用,可对旁人有用。

他一下子变得高深莫测,神情还很是微妙,瑟瑟一时没反应过来,抬起手挠了挠头,很是懵懂。

沈昭道:你若是沈旸,在此困境下,你会怎么做?

瑟瑟脱口而出:我方式微,当然是联合敌人的敌人,共同抵御强敌……她言语微滞,怔怔看着沈昭,道:他会勾结徐长林……

沈昭笃定道:最近淮关一定会有动静的,楚帝病重,太子监国,那太子是徐长林一手扶持上位的,二人政见不谋而合,一定会趁大秦内斗而扰我边境的。

沈昭对敌人的判断总是格外精准。

十日之后,淮关便传来战报,南楚武安侯徐长林亲率五万大军攻打淮南,连下阳河、谷末、尧都三郡,其势如破竹,大有北上之意。

沈昭将战报扔到一边,不屑地轻哼了声。

要是他没重生,没准还信了‘大有北上之意’这六个字。但他活了前后两世,早把徐长林摸得透透的。

就南楚那点家底,还北上,恐怕翻不了几座山头士兵就该断粮了。

徐长林用兵如神,那些寻常边关守将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他故意做出一副想要伐秦的样子,无非是想诱沈昭派重兵前往淮关。

他知道沈昭刚跟兰陵有过一场恶战,长安正人心惶惶,兰陵摄政多年,势力遍布朝野,即便败了,也一时难以根除。若是这个时候沈昭将心腹精锐派到淮关,长安空虚,一定会诱得这些心怀叵测之人作乱,长安一旦乱起来,不管最后兰陵能不能斗得过沈昭,都是严重的内耗。大秦内耗得越厉害,南楚的胜算就越多。

沈昭密令淮关守军坚壁不出,耗着徐长林,等他断了粮,自然就会滚了。

眼下,他得把全副心神用来理长安这乱局。

他将兰陵软禁在了西宫,暂时留她一命。

她的党羽众多,一旦杀了她,难保那些人会不会因为害怕而铤而走险去谋反。

沈昭不想走前世的路子大开杀戒,兰陵的党羽中有许多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他们跟陆远的父亲一样,在最初也是怀着一片热忱想要报国。

大秦天下乾坤颠倒二十年,朝局晦暗不明,那些臣子为保身家性命投向兰陵也是情有可原。他既然当初体谅宽纵了陆远,自然也不想为难别人,只要肯弃暗投明,他愿意拿出帝王胸怀,徐徐将他们收至麾下。

最重要的一点,普天下人尽皆知,兰陵公主是皇后的母亲,她就算再该死,早晚要死,也不能担着谋反的名声去死,那会害得瑟瑟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受人指戳诟病。

沈昭从小就受过这样的苦,他绝不让瑟瑟再受。

因此,不管坊间朝野如何议论纷纷,沈昭始终不肯松口承认兰陵曾经谋反,他把贺兰懿作为主犯推了出去,斩首于西市,算是给了这一场兵变一个结果。

**

傅司棋前些日子领着人查抄了兰陵公主府,抄出来许多往来信件和堆积成山的金银珠宝,数量之多,直令人咂舌。

就算他一早心里有数,但若不是亲眼所见,他还是想象不出,一个女流之辈竟能经营出如此庞大的权力帝国。

他将详情皆书于奏折中,拿着迈上宣室殿前的石阶,想要亲手呈奏给皇帝陛下。

深冬时节,寒风如刃,从侧面飞刮过来,刮得人脸颊生疼。他抬袖挡风,将脚步放缓,正见高颖从殿中出来,与他迎面对上。

兰陵一倒台,沈昭的这些东宫旧臣便都水涨船高,当中要数傅太傅和高颖资历最深,但傅太傅老迈多病,已许久未上朝,便只剩下一个高颖,朝中皆传他极有可能会接替裴元浩,任凤阁侍中。

傅司棋自幼侍于东宫,跟高颖很熟,朝他行了晚辈礼。

高颖笑呵呵地朝傅司棋招呼:我刚想着要去看看老太傅,可巧你就来了。我的门生刚从岭南回来,拿回来些当地的名贵药材,我想着拿给老太傅补身子。

傅司棋称谢:晚辈替祖父谢过高大人。

高颖见他对自己这般恭敬,不禁有些得意,捋了捋腮下短须,道:要说我家中的那几个儿子,看着都不如司棋你有出息。你年纪轻轻便深得陛下倚重,又曾在叛乱活捉贺兰懿,立了这么大的功勋,前途不可限量。怎么,陛下没有许你什么封赏?

沈昭自然不曾亏待他,私下早跟他说过,卫尉寺卿告老还乡了,这官位给他留着,等新年一过就正式下旨,由他来接替。

卫尉寺卿是三品,在他这个年纪能坐到这个官位,也算是朝中罕有的了。</p>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