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觉得未来几年。

甚至是几十年,分子美食一定会深刻影响着这个料理时代!

……

分子。

这个词语,现在非常时尚。

像分子生物学、分子胚胎学,分子医学……

仿佛各个领域的研究都要被冠以分子之名才会显得很有逼格,就连美食学也不例外。

有些所谓的分子学科,纯粹就是搞搞噱头罢了。

分子美食学,却是恰如其分。

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以及利用着最新的各种仪器来研究烹饪,来研究料理。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对料理界的一种最大改变。

像张凡这样热衷于传统料理的厨师,其实往往就是想着把料理做得美味就行了,很少会去研究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说:

为什么富含葡萄酒与放多了醋的色拉搭配,就会变得很难喝?

诸如此类的疑惑,就不属于烹饪研究的范畴。

而这种现象也跟烹饪技术毫无关系,纯粹就是一个化学问题。

但专业研究这个问题的分子美食厨师,他就会慢慢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最终靠着自身所研究的成果,去推动着整个料理界向前发展。

由此可见,分子美食确实拥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爱丽丝。

伱知道白砂糖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多少种形态吗?

3种?

不,我记得好像是4种。

爱丽丝,回道。

错了。

据我所知,至少有6种。

当温度达到100的时候,会开始出现小气泡。

一般这个状态下,可用于制作糖汁类菜品。

在110到120℃之间,则会是呈现出现细与多的小气泡,粘性出现,可以拉丝,用于制作挂霜菜品。

在130℃时粘度继续增强,可呈圆球状。

150℃会成为坚硬却容易折断的板状,在160℃会变成淡黄色的焦糖,在180℃会彻底变成浓重的焦糖色,然后甜味彻底消失!

像这种白糖经过高温加热后,所产生各种不同的形态和效果。

其实就是糖内部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从专业的理论来看,正如是你刚刚所说的那样,属于异构化反应!

……

一位擅长传统料理的厨师。

竟然在焦糖化反应中,白砂糖会呈现出几种不同形态的问题上,可以超过她这位分子美食出身的厨师!

如此情况,怎能不让爱丽丝更为惊讶?

哇噻!

你为什么会懂得那么多?

实践。

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总结前人的经验!

总之抛开本质,分子美食其实跟传统料理没有太多区别。

所涉及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在传统料理领域上可能还很早就运用了。

就像天朝大街小巷常见的棉花糖、冰糖葫芦等等,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们也是属于分子美食!

细细聆听,爱丽丝随后陷入了沉思。

内心开始如惊涛拍岸般,渐渐变得不平静。

请收藏本站: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www.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