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余波(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九十六章余波

方孝孺说道: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好问了。

何夕听了方孝孺这一番话,说道:方先生,您是宋夫子关门弟子,天下大儒,天人无不敬仰。但是在下还是说几句话,而今之天下,是千年未有之机会。百余年前,崖山海战神州陆沉。汉人沦于牛马之类,幸有陛下,振臂一呼,十五年而有天下,恢复汉家威仪于今日。今日思之,岂不痛哉。宋儒固然有些道理,但是其弊也深,否则前宋天下,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方先生荷宋夫子传道之重,太子倚重之深,不应该想方设法,为大明江山另开一条新路,而今一直以宋儒为圭旨。难道要重蹈前宋覆辙。

方孝孺说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但是神州陆沉,固然沉重,宋学之精妙,于各处无不分明。于孔孟之下,无一人能及也。也算是国家不幸,学问之幸吧。

何夕冷笑一声,说道:如此您说的不是儒学,我什么也不说了,毕竟国家不幸诗家兴,也是常理,但是儒学是什么?是治世之学,即便中庸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

外不能御贼寇。内不能安百姓,进不能平天下,退不能守祖宗之业。这样的儒学,真是儒家的学问吗?

方孝孺一下子被噎住了。

他内心之中,有无数辩解的话,比如说,当朱熹之时,国家不安,朱熹仕途不顺,不能登高位,自然没有力挽狂澜的机会。而不是没有能力。等等等。

只是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因为方孝孺也不能否定何夕的话,儒家是治世之学。这一句话,一点错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太正确。正因为正确,才让方孝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朱熹对经义的解读精妙。他不能治天下。

朱熹所学精密,直抵人心。他不能治天下,

朱熹----,好吧,他不能治天下。

其实真要说理学一点东西都没有,那是傻子。朱熹的理学,还是有一些东西,否则不能流传数百年,都是官学正统。但是理学的毛病,就是很容易遁入玄之又玄的,什么体悟之中。

与现实意义关联不大。

这个毛病,方孝孺之前其实也有所差距。但是今天被何夕反复强调,不能不影响深刻。

他也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了,起身说道;在下告辞了。

何夕连忙起身,说道;那出卷子的事情?

方孝孺说道:何大人定好说时间找我便是了。

随即,躬身行礼,离开了这里。

方孝孺一走,沉默了一个上午的张度,好像如梦初醒一般,也起身告辞了。何夕等张度走后,才哑然失笑,心中暗道;张度从常州知府调过来任工部煤铁司郎中,按理说,这里是他的主场,要告辞的是我才对。

方孝孺回到东宫。太子在等着他。

太子问方孝孺说道:你与何夕说了一些什么?

方孝孺也不为何夕隐瞒,将何夕设想了。

太子本来,不过片刻工夫,他就愣愣看着手中书出神,好长时间没有翻页。听到最后,索性将手中的书扔在一边了,起身踱步。

等方孝孺说完。太子问道;你觉得,何夕背后有没有什么人支招?

方孝孺说道;臣观何大人,言语清晰,语言流利,臣几次询问,也应答如流,应该是他自己所想的,即便有人参与,大抵也是查漏补缺而已。

孤这个好弟弟啊。太子喃喃地说道。

这一句话,意味难明。方孝孺也不敢接话。只能垂手而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