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明公务员

第二十一章受命

以朱元璋的性子,决计不可能接受太阿倒悬。他即便信任前线将帅。也不会将举国之兵托付的。

南京京营就是制衡天下各路诸侯的重要棋子。

南京京营都是大明精锐,就十几万之多。虽然比不上永乐年间北-京京营的五十万大军。但是精锐过之,一般来说,哪里开战,朱元璋都会派京营一部参与战事。京营的战斗力是高于地方各部的。

而且南京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了。甚至多少年来都没有征收过南京以及周围府县的赋税,可以说一旦有需要。朱元璋立即就能征集数万乃至于数十万大军。

这就是朱元璋对前线各部强军的制衡。

有京营做骨干,征召南京以及附近百姓做士卒,立即能组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大军。只是,其中有一个关键,就是军械。必须有能够武装大军的军械才行。

所以,南京武库之中一直存着大批军械。拨给傅友德不是不行。只是朱元璋有些不放心。

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傅爱卿,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明日再议不迟。

此话一出,诸将都知道要做什么了,纷纷起身告退。

诸将走后,夜已经深了。何夕正想告退,却被朱元璋与太子一并留下了。

朱元璋说道:太子,你觉得傅友德所说的军械缺口有多少?

太子沉吟片刻,说道:西南各卫所不会一点军械都没有。按照军中规矩,还有一定的库存。儿臣需要一定时间去查,南征云南的消耗,儿臣不知道。但是想来备上三十万大军所用的军械,是够用的。而今南京府库之中就有。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南京府库之中的军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最少要留于武装三十万大军的。

太子皱眉,说道:如此一来,就会有一个缺口,最少一二十万件。甚至更多。

朱元璋说道:何夕

何夕说道:臣在。

朱元璋说道:这一批军械,让你督造,你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太子与何夕一并愣住了。太子立即为何夕求情,说道:父皇,何弟年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这一批军械时间紧,任务重,交给何弟,这不是难为他。

朱元璋说道:你不了解你这个弟弟。何夕所学的就是精通这方面的事情,是不是啊,何夕,你的科学之道,拿出来让朕看看。

何夕将所谓的科学之道,吹得神乎其神。朱元璋还是眼见为实。这一件事情,正好让何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何夕一听就知道拒绝不了,说道:陛下,我现在对这一件事一无所知。原材料----

朱元璋说道:太子,工部库存多少铁?

太子咳嗽一声,他虽然想给何夕分说,但这种事情上,却不能分说,说道:没数过,反正很多很多。太子贴心地告诉何夕为什么有这么多铁,说道:父皇不喜欢官盐铁,是以只有在朝廷缺铁的时候,才会开采铁矿。一般来说,一两年会开采许多。等朝廷库存都装不下了。才会重新封山。上一次开采是什么时候来着?好像是洪武十三年,所以工部库存的铁,都有些装不下来了。

何夕一呆。口中下意识地说道:工匠?

朱元璋看着太子。

太子虽然不愿意坑这位小老弟,但是朱元璋还积攒家底。十几年下来,大明朝廷的家底太厚实了。太子看着头顶的大梁说道:大明开国之后,父皇迁了各地能工巧匠入南京,而今南京城人口百万,一半都是工匠。为官府服役。要多少有多少。

何夕沉默,他不想说话了。说道:那时间?

时间最多三个月,而今九月份。朱元璋说道:如果按傅友德所言,那么数日之内,他就要动身去西南,调动大军。京师的军械要在第一时间送往西南。而你需要做的时间,在第一时间补足京师武库的缺口。

何夕见状,知道这一件事情,容不得自己推脱。事已如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说道:臣遵旨。只是有言在先。我只能尽力而为。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好,俺等着你的好消息。

何夕内心之中感到压力。如果按时间来算,那是一点也不能耽搁。毕竟按照傅友德的想法,大军出征,也就是这几日了。今天年底之前,就要将这缺口补上,虽然原材料充足,工匠数量也够。但是他对打造工艺,这些技术方面的事情,却不是太清楚的。

而且他也没有问朱元璋与朱标的意思。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问题即便是问他们,他们也未必知道。

所以,时间太紧,真是一刻也耽搁不得。

何夕说道:陛下,臣请陛下授权于臣,今夜就调阅所有工部,兵部,关于武器制造的所有文档。

朱元璋微微一皱,一时间有些为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