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粮食危机(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三十六章粮食危机

说吧,什么事情。何夕打断了朱雄英的震撼。问道。

朱雄英立即回过神来,低声说道:我发现了辽东粮食不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五六月,就要断粮了。

何夕点点头,说道:不错。还有吗?

朱雄英这个时候,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什么了。最后只能沉闷地说道:没有了。

何夕说道:不管怎么说,你也算有了一点点收获。好好回去休息一夜,明天,你就有新的事情要做了。

朱雄英高兴地说道:这么说我过关了?

何夕说道:过关,凭借你的身份什么关都能过。不过,你应该看过明鉴堂的一些教材吧。

朱雄英说道:看过。

明鉴堂的教材,虽然不都是何夕主编的。但是在发行之前,何夕都一一校正过,即便是何夕远在南洋的一段日子,这个工作也没有停下来。何夕说道:数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你明显没有利用好这个工具。这才是最简单结论。

不过,既然你已经知道用这个工具了。也算你勉强过关了。

这样的文字,在明鉴堂教材之中到处都是。明鉴学派,也就是何夕在国子监拉出来这一票人。在学问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入数学。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离经叛道之极。

比如大家在谈论性善性恶的,你说,有百分之七十可以性善,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恶,

这根本不搭界好不好。

但是这个态度与方法。在很多实际的工作之中,是很有效果的。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国子监出身的官员,有一些都很厉害。比如刚刚在大理寺任职的铁铉。号称铁青天。到处查案。很多离奇的案子,到了他手中,就昭然若揭。铁铉自己觉得,就是数学赋予他的力量。将数学思维引入查案之中。已经有现代查案子一些模样了。

朱雄英此刻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是想到他的发现,忍不住说道:真的没有问题吗?

虽然说,何夕早已以粮票发俸禄。但是并不是说,仓库之中的粮食就不会被消耗了,且不说很多高丽百姓根本没有俸禄可言,他们有的仅仅是口粮,要维持生命的。何夕可不能将这些粮食用粮票来替代。

另外,为了维持粮票的价值。

粮票兑换粮食的业务一直在展开。除却刚刚发行粮票之后,有过一次大挤兑。最后很多百姓发现。将粮食拿到家中,还要自己保管。须知粮食保管,也是有多问题的。

一个不小心,生虫,发霉了。有老鼠了。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粮食的缺少。

而放在粮仓不一样,只要保存好粮票,粮食就不会折损的。

经过这一番教训。百姓就慢慢习惯了粮票。

但是这不代表,粮仓就没有额外支出了。其实每月都有一两万石粮食支出,都不是大额贸易,而是几斗几斗的取走的。有很多原因,有的是粮仓兑换点,并不是太多。整个辽东才几十个。

几乎就是各卫所粮仓,还有一些驿站的粮仓所在之地。

再多就要增加成本了。

但是辽东并不是只有这几十个地方,以这个时代交通,超过一百里,就算是长途了。这种情况下,百姓根本不可能日日来领粮食。所以一次性囤积这么多粮食,成为必然。

还有别的原因,或者就是家里没有粮食了。

总之,每月流出这么多粮食是必须的。

何夕其实很早就明白这一件事情了。

也做了很多准备。

辽东粮食的来源,其实只有大木大米贸易。只是北方大旱粮食价格腾高。这贸易的利润已经很少了。获得粮食并不是太多的。其他途径,并不是没有。但并不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