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朱元璋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九十七章朱元璋的想法

朱元璋淡淡地问何夕,说道:谈得怎么样啊?

朱元璋有些漫不经心地翻着手中的卷宗,何夕并没有察觉这卷宗不是别的,而是张度复述的双方谈话记录。就是在何夕与方孝孺商谈的时候,张度默默记下来的。张度虽然没有过耳不忘的能力,但是一点点速记的手段还是有的。他是在两人离开之后,迅速开始记录的。

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也大差不差。

对于何夕来说,朱元璋总是忙碌的。几乎没有一个专门的时间见他,一般召见他的时候,手上也有几卷奏疏,很寻常的事情,何夕并没有想到,朱元璋正在看的是这个。

何夕说道:很顺利。随即将他与方孝孺的谈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朱元璋其实在心中默默与张度记录对了一下,发现大差不差。也就没有继续追问这些内容。而是说道:其实,我对理学一直不满意,但是你知道为什么朕登基以来,推行理学不遗余力吗?

何夕说道:请陛下指点。

朱元璋说道:你说华夏之所以为华夏?

何夕沉吟说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朱元璋说道:那你知道在元朝是什么样子吗?不等何夕说话,说道:中原之中,辫发横行,俨然是天下之正装,浑然不知,汉家威仪为何物?至于宠信邪教,淫-乱沉沦。更不胜言,至于君臣之间,有十八天魔之舞。君臣同乐,开无遮大会,天下以为寻常,混不知羞耻为何物?至于民间,叔收嫂,子收庶母。以为寻常之事,然不知道廉耻该如何写。此等之天下,乃是中国乎?

不以儒臣正天下之礼仪人心,朕何以治天下?

这与喜欢不喜欢,没有任何关系。是必须做的事情,拨乱反正。

其实而今虽然进行了十几年,但是民间龌龊,朕也没有清扫完。盖因天下群臣皆不合朕意,元之无道如此,天下儒臣也不愿意尽朕用。

这种拨乱反正,必须进行下去。

何夕一愣,这是他从来没有了解过的。或许是他常在的地方是南京,南京是什么地方?是大明的都市,是朱元璋经营时间最久的地方,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任何政策,都是在这里执行得最好。故而何夕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了,很多奇装异服。也没有看见胡服发辫。

但是整个天下可不都是如南京。南京之繁华,是建立在行政资源上的,并不能代表天下,最多能代表,长江两岸,江南一带的民情而已。

何夕想来想去,也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或许真的要这样做。

别的不说,这种收继婚制度,即便是何夕听了就浑身不自在。也根本无法接受。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风俗,还有思想。

元代的思想可以说开放,也可以说是混乱。

回回教在中国流行,甚至蒙古王爷因为基督教信仰发生内战,什么长生天,全真教,喇嘛教。到处都有。而且分量都很重。

之所以如此,就是元代统治思想核心的缺失,元代根本不知道怎么治国。所以这种各种各样的宗教,就代替了很多儒家的功能。

如果没有朱元璋,这种情况下。后世的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何夕说道:陛下圣明。

朱元璋说道:圣明就不必了。方孝孺今后不会与你作对了,甚至太子还会让方孝孺为你这边出面。你今后言语之间,也不要那么尖锐了。凡是收着点说,这一次就很好吗?

何夕一时间,不知道朱元璋的用意所在。一双清澈而愚蠢的眸子看着何夕。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从今日开始,方孝孺就是你的盟友了。

何夕心中有几分预测,但还是大吃一惊,说道:陛下,臣与方孝孺,根本是冰火不同炉。

朱元璋说道:我知道,现在又没有让你们同炉。真有什么问题,等同炉再说。朱元璋说道:你觉得我让在国子监是做什么?

何夕说道:将后世的科学知识传播下来。

朱元璋说道:此其一也。

何夕沉吟片刻,说道:为变法宣传造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