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际遇
燕王妃说道:好了。就当尽孝心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家再怎么也是王爷,太子大兄,其实也很为我们着想了。我也听说了一些,觉得也不错。父皇有二十个儿子,大明才十几个省。如果每一个都封好几个藩王。天下老百姓的日子还过不过了,重要的是,皇帝的日子还过不过了,父皇在的时候都是儿子,太子大兄在的时候,都是弟弟,如果太子大兄也不在了。那时候就是堂兄了。当时的皇帝有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怎么封。总之都是问题。还不如在偏远地方建国立业,反正朝廷够不着。日本,朝-鲜,安南这些地方,不是也维持了很长时间。
哼。燕王鼻子里出气,也不知道表达什么意思。
燕王妃说的他都知道。所以燕王才没有闹,没有反对。但是私下里可没有不生气啊。
好了。燕王妃说道: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开始执行?说了没有。
燕王说道:父皇的意思,而今宜静不宜动,今日仅仅是定下章程。今后诸位弟弟,想要封藩建国的,那就要参军。为将来努力,不然就等着做富贵闲人吧。
燕王妃说道:那就是还要几年。这样吧。你明天陪我去拜佛吧。这一次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南京。
燕王说道:好。
燕王妃起身,将灯给吹灭了。整个人趴在燕王的怀里,说道:快睡吧。
燕王忽然一笑,说道:我不睡了。一把将燕王妃给按了下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
燕王陪着燕王妃拜访京师的寺庙,不出意外地来到了天界寺。
燕王总就不是女人,女人拜佛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燕王也就自己在天界寺里自己逛逛。天界寺是皇家寺院,燕王年少的时候也商议常来。恍惚之间,已经好些年过去了。让燕王不由有些感慨。
看着天界山有些旧日的东西还在,有些已经不在了。燕王一时间也生出惆怅之意。忽然他看见墙壁上题的诗:香刹依天极,彤云拥地维。龙蟠新赐额,龟负旧刊碑。金铎鸣风殿,珠幢影月墀。遥瞻晨祝罢,处处蔼春熙。
不知道,怎么的,觉得这诗写得极好。
正印了燕王心中心境,最后两句,也表现了燕王对父皇复杂的感情。似乎说到燕王心坎里。
燕王叫住一个小沙弥。说道:这诗是谁写的。
这小沙弥说道:这是道衍师叔所写的。
燕王说道:这位道衍和尚何在?
小沙弥说道:道衍师叔已经还俗当官了。
燕王听了,忽然觉得好像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不在了。正要问这道衍俗家姓名是什么?在何处当差。却听叮叮当当的配饰作响。却是燕王妃回来了。燕王妃问道:王爷在做什么?
燕王说道:看着诗不错。
燕王妃细细看了看。说道:好像很普通的应制诗。不觉得好在什么地方。
是吗?燕王再去看这一首诗,忽然也觉得平平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一句话,一首诗,忽然映入心中,顿时觉得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绝句佳作。但是心境变,再看原本的诗词或者句子,就会觉得不过尔尔。
只是燕王并不知道,历史上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幕僚,与他擦肩而过了。
------
姚广孝并不知道自己与自己名定英主错过了。他此刻正在给何夕讲解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国子监的变化。
姚广孝说道;刘崧刘大人正位国子监祭酒之后,萧规曹随。国子监变化不大。明鉴堂更是一切按照大人您的意见来办。不过是招生多了不少,而今国子监生,已进入明鉴堂的为荣。
刘大人,更是将彝伦堂作为明鉴堂所在。等明年明鉴堂修成之后,再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