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铁币与铜币
何夕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轻易动的。比如徭役,动徭役,就是动大明的根基。也只能立即转换思路,去想其他来钱的办法。
何夕想来想去,心中暗道:可惜了,不能乱印宝钞,其实印宝钞才是最赚钱的。
印宝钞?何夕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陛下,臣想到一个能让太平铁厂赚钱的办法。
何夕说道:马鞍山铁矿,是一个铜铁混合矿。
铜矿?朱元璋说道:铸铜钱。可以是哪里有多少铜?
何夕说道:铜矿是附带的。铁矿才是主要的。随手何夕从身上的钱袋之中,摸出一个一元钢镚。说道:其实铁钱也是可以的。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铸铁钱,与印宝钞有什么区别?
何夕说道:如果说,铁钱价格之铁价之上,那就是大钱,但是如果铁钱价值在铁价之下,那就不是了。
朱元璋一愣,说道:你什么意思?
何夕说道:我们打造的铁钱,其实是钢钱。钢本身就是有价格的。远远在铁价之上,以而今的钢价,一百枚钢镚大概一斤。而今的一两银子,大概是卖不了十斤钢的。
朱元璋一愣,说道:一文钱,换十枚铁钱?
何夕说道:这个价格还能再商议一下。
朱元璋说道:这个能做到吗?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概是能做到的。
在何夕在军器局改革之前,这是做不到的。因为铸钱并不仅仅看铁价。还是要看铸造成本的。但是而今铁甲都能锻压了。区区硬币为什么不能。如此一来,成本急剧降低。
这才能支撑何夕的铁钱计划。
而且对很多百姓来说,小面额铁币也是需要的。因为很多地方百姓,一年搞不到多少钱。很多偏远农村百姓,都是以物易物的。不过,同样的问题,铁钱计划的获利也是有限的。
只能算是权宜之计。
朱元璋说道:此事准了。不需要全部做到。朝廷也能挤出来一些开支,毕竟钢铁各地还是需要的。
何夕其实知道,他这个办法,本质上,还是薅了老百姓羊毛。毕竟今后十几年间,钢铁价格会迅速贬值。希望到时候大明朝廷信用坚挺,能支撑住铁钱的币制。
何夕说道:谢陛下。
朱元璋说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情要找你商议。
何夕说道:陛下请讲。
朱元璋说道:你在太平府的这一摊子,该归哪一个衙门管啊?
何夕一愣,心中明白。这些基业虽然是他一手一脚传立下来,打下根基的。但是,他不可能一直在自己手下。他们必须是大明朝廷的一部分,是大明朝廷的正规机构。
原因很简单,这是国家之重器。
朱元璋也不允许他独占。
是的,朱元璋允许他在这上面有影响力。毕竟朝廷派系很多了。不多何夕一个。甚至朱元璋还有意培养何夕这一派。但是各派必须在朝廷框架之内,何夕手下的人,必须知道他们是大明官员,然后才是何夕这一党的。而不是相反。
所以,太平府这边的东西,必须是朝廷的衙门。
其实这都不用问了。自然是工部的。
只不过朱元璋这是向何夕强调这一点。
何夕说道:自然归工部。
朱元璋说道:工部那个司?
何夕微微皱眉,说道:这------,工部四司: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好像那一司都不合适。
朱元璋说道:那就再设一司吧。就叫煤铁司,主管天下矿藏。你有合适的人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