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筹备明鉴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十四章筹备明鉴堂

不是何夕不敢答应。

实在是勋贵子弟们名声在外,一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

其实也很简单。

勋贵之中,真正有才能的。不会走文途,并不是他们不读书。而是他们不会在国子监读书。因为这些人会继承他们父辈在军中的地位。比如傅忠。这等人何须要在国子监读书。

而且大明现在的情况,武将的前途可比文官要好。

所以国子监的勋贵子弟,要么是不受宠的庶子。要么是,就是不堪造就的子弟。

这些人没有前途,几乎无法无天。更不能指望学到什么东西,能安安分分,坐在课堂上,就已经够了。

何夕可不想将这些人收在门下。

太子说道:我知道,这些人名声不好,但是到底是跟随父皇打天下自己人。曹国公也是看在你的学问,比什么腐儒要好上太多了。曹国公也不指望他们学到什么,只求学一些能做事的本领就是了。

当然了,我也就是传话的人。曹国公还拜见你,再谈这一件事情的。

太子虽然说他自己是传话的人。但是言下之意,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这一件事情他已经答应下来了。

殿下,又一个小太监过来说道:北平军报。

太子说道:催什么催,就来了。他忽然起身,说道:今日不得空,不能与何弟详谈。今后有机会再说吧。

何夕说道:臣告退。

太子说道:今日御前的事情,还没有完。国子监里面的事情,我也不好干预。你好生做事吧。我就不送了。

何夕缓缓退下去了。

太子并没有直接处理事务,而是原地踱步,思考何夕所言。心中暗道:何夕的学问,全无半点心性可言,也没有经学的根底,却有严谨得很,可谓自成一体,世界上真有一个学究天人的大智禅师吗?

太子随即摇摇头,暗道:逻辑之论在治国之道上,却不知道是何等光景。

------

何夕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筹备教材。

朱元璋说得不错。

获得权力是用来做事的。

而不是相反,权力是很诱人的。但是如果沉寂于权力本身,那就是权力的奴隶。只有用权力来做事。那就是权力的主人。他一入国子监,搞出这么多事情都是为了获得独立的教育权,明鉴堂就相当于国子监一个分院。这个分院就在何夕的掌控之中,这个明鉴堂在何夕手中,可不仅仅是为了修史这一件事情。

他要将后世的很多理论在这里传下去。

但是在教材上,他却犯难了。

不能直接搬后世的教材。也不能让理科占据太多了。

无他,这里的监生从小读圣贤书长大的。是的。他们并不是儒学的忠实弟子。因为年轻,是容易被吸引被改变的。但是他们的学问根底在,对于理科的内容有抵触。

所以,一些社会学科的东西,要将一些与儒学抵触的地方删除。理科之中,只能将数学放在里面。将一些物理之类的学问,列在数学之下。

总之,删删减减,修修改改,也是一个大工程。

同时,他也要到国子监这里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

------

又是宋讷的值房。

何夕恭恭敬敬地坐在对面,一副下属面对上司的态度。可以说,如果寻常人看见这样子,定然觉得何夕是宋讷最贴心的下属。上司与下属之间,关系非常要好。

这也是何夕慢慢品出来的学问。

上下尊卑,这一套不管喜欢与不喜欢。面子活还是要给一点的。胜利者也不要太嚣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