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徐应伟脸色变得更难堪。
这时候,徐应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下徐应伟又问朴东熙道:朴东熙,你们朝鲜现在有多少常备军队?
朴东熙轻叹一声,摇头道:按名册,我们朝鲜王国应该有十二万人的常备队,但实际上恐怕连一半都没有。
好家伙,跟大明一样的毛病,吃空饷。
徐应伟心想如果朝鲜只有五六万军队,那就问题不大,因为就算这五六万军队都被建奴征调到中原,也很难对整个大局造成影响。
但很快,徐应伟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当下徐应伟又问:你们朝鲜有多少人口?
人口?朴东熙摇头说道,我们朝鲜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人口清查了,不过万历年间曾做过一次清查,当时的口数为五百多万。
万历年间还有五百多万口?徐应伟道,那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以及胡乱,现在的总人口应该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
这个肯定不只。朴东熙道,五百万口应该还是有。
你胡说什么呢。旁边的徐应龙忍不住训斥道,万历年间也就五百多万口,经过几十年的战乱还有五百万?合着朝鲜的人口数就没有减少?
不不,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朴东熙连忙解释,万历年间清查的人口数,只是在册的总人口数,但是我们朝鲜除了鱼鳞图册上记载的人口,还有逃奴以及隐匿人口,所以万历年间的实际总人口数量应该翻一倍。
徐应龙吃惊的问道:一千万口?
是的。朴东熙道,至少一千万口。
顿了顿,朴东熙又道:但是现在顶多还剩五百万口。
即便五百万口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徐应伟的眉头越发的蹙紧,如果任由建奴吃进并且消化掉这五百万朝鲜人口,就麻烦大了。
另一边的徐应龙却忍不住开启嘲讽:你们朝鲜人真是一群废物,五百万口,怎么着也能凑出一百万壮丁吧?一百万壮丁居然还打不过区区十几万建奴女真。
你们大明又能比我们朝鲜强多少?朴东熙反唇相讥道,我们朝鲜充其量也不过百万壮丁,你们大明却至少有五千万壮丁,不也照样打不过女真?
嘿,还敢顶嘴?徐应龙恼羞成怒道,看小爷不打死你。
徐应龙说着就扬起沙包大的拳头,朴东熙便赶紧蜷缩成一团。
行了,老二你别闹。徐应伟制止了徐应龙,又对朴东熙说,你在朝鲜恐怕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吧?要不然绝对不可能知道得这么多。
朴东熙便立刻沉默了,他何止不是普通人家子弟。
给你。徐应伟将酒罐扔给朴东熙,我有个建议。
朴东熙伸手接住陶罐,感觉有些受宠若惊:什么建议?
徐应伟幽幽说道:请恕我直言,朝鲜王国应该拨乱反正了。
拨乱反正?朴东熙的眼睛瞬间亮起来,你要放我走吗?
本官不光要放你走,还要给你一支军队。徐应伟肃然说道。
还要给我一支军队?朴东熙怦然心动,为什么?
因为你姓李。徐应伟笑着说道,是朝鲜王族。
朴东熙能够说一口标准的大明官话,还懂这么多。
仅只是这两点,他的身份就已经是欲之欲出了。
不,我姓朴。朴东熙惶然否认,不姓李。
好,你姓朴。徐应伟也不拆穿。
这段时间你就先安心住着盖州。
徐应伟得先奏报崇祯。
……
然而,建奴盛京将军叶克舒的塘报却先一步到了北京睿亲王府。
朝鲜国三王子麟坪大君被明军给抓了?多尔衮脸色有些难堪,叶克舒这个狗奴才搞什么啊?竟然如此大意。
朝鲜三王子李?被捉,这可不是件小事。
因为朝鲜王国的昭显世子不久前刚病故,朝鲜国王李倧有意在两位已经成年的儿子中间选择一位立为朝鲜王世子,李?是其中一个。
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李?却被明军给抓了。
这就使得清廷与朝鲜之间的外交面临严峻的考验。
如果换成以前,多尔衮根本就不会在意,朝鲜如果不听话,再出兵教训一次就是了,正好可以掳掠一些人口回来,弥补一下大清的人口劣势。
毕竟大清打朝鲜就跟成年人打三岁小孩,手拿把攥。
可是麻烦的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变得跟以前不一样,南明又崛起了。
现在大清必须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准备与南明之间的决战,实在是腾不出手去教训朝鲜,甚至还得反过来求着朝鲜出兵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