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83章 发兵云南(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笔尖中文 www.bjzhongwen.com,最快更新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

好,有胆量。

崇祯开始有些欣赏这两个年轻商人,又道:现在报个价吧,需要多少银子?或者折算成粮食等物资也行。

汪平山又问道:敢问圣上,这60万石军粮是全部从武昌仓库起运,还是可以从沿途购粮再转运至普安州?

这个随你们。崇祯说道,你们若是觉得沿途能买到足够的粮食,那就买粮,若是沿途买不到太多粮食,那么从武昌起运也可以,反正武昌的粮食是足够的。

左良玉盘踞在武昌时,就囤了不少粮食,新军开来武昌之时又带过来不少军粮。

到现在囤积在武昌官仓里的粮食已经超过了100万石,调60万石前往普安州用于平定沙定洲之乱完全没有问题。

汪平山道:圣上,能否容草民等先行核算?

没问题。崇祯说道,你们就在这里核算。

汪平山和胡仁之便解下背囊,从中各取出一架精致的小算盘。

两人当着崇祯的面噼里啪啦的拨算了许久,又互相低语几句。

最后由汪平山说道:圣上,总计需要240万两纹银,或者交付相应价值的粮食、棉布或者丝绸也行。

什么?朱慈炯勃然大怒。

转运60万石粮食,你们就敢要240万两纹银?!

定王殿下容禀。汪平山镇定的道,在三个月内将60万石粮食运到普安,240万纹银的耗费已经很低了,已经低到不能再低。

简直就是笑话。朱慈炯冷笑一声说,60万石粮食不过价值60万两纹银,你们却开口要240万两,这岂不是说把60万石粮食全部白送给你们还不够,朝廷还要倒找给你们俩180万石粮食,天底下哪儿有这等荒诞之事。

汪平山道:定王,账不是像你这么算的。

胡仁之道:一石粮食在武昌固然只卖一两纹银,但若是水路旱路千里迢迢的转运到了普安,那就不再是一石一两的价,至少得五两。

一石五两?朱慈炯怒道,普安百姓疯了吗,会买这么贵的粮食?

汪平山说道:所以从武昌往普安贩粮无利可图,只可贩茶、贩酒、贩棉布或者丝绸等货物才有利可图。

朱慈炯不再说话了。

通过这件事,他对转运粮食到边境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崇祯笑了笑,这才对汪平山两人说道:说定了,240万两纹银的总价,三个月之内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但是朕有话在先,若是三个月之内你们无法将60万石军粮转运到普安,朕绝不会轻饶你们。

草民等领旨。汪平山和胡仁之肃然应道,若三个月内不能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州,草民等甘愿领军法。

崇祯轻轻颔首,又问道:可还有其他要求?

有。汪平山犹豫了下,又问道,圣上,能否先预支一部分费用?

草民等打算将这60万石军粮分成两部分,其中30万石从武昌起运,另外30万石则从沿途州县的粮商手中购买。

只是这么大宗的买卖,粮价肯定会上涨。

即便是按市价翻一倍,30万石粮食也需要60万两纹银。

稍稍一顿,汪平山又道:再加上沿途雇用粮船、纤夫以及骡马挑夫的费用,少说也得上百万两之巨,草民等实在是垫不了这么多。

预支没问题。崇祯说完又对高起潜说,高伴伴,从乱军手中缴获的丝绸、棉布以及古玩字画等财物不是还在仓库?你去清点一下,从其中拿出价值80万两的货物,再从皇家银号的户头上调40万两现银交付给汪翁和胡瓮。

老奴领旨。高起潜领了旨意又对胡仁之和汪平山说,两位请随咱家来吧。

临出行辕前,胡仁之却忽又回头问崇祯道:圣上,草民还有个问题,去往云南昆明的这一路上,是跟着大军一起吗?

那是当然。崇祯不假思索的道。

要不然朕可不放心把粮食交给你们转运。

如此草民等再没有问题。胡仁之两人跟着高起潜离开。

朱慈炯却轻叹了一声说道:父皇,儿臣现在才知道打仗是真费银子,为了将60万石军粮转运到昆明,居然要耗费掉240万石!

这点耗费算个什么。崇祯摆摆手说,往草原或者从陆路往辽东转运军粮,那才真的叫做耗费巨大,隋唐年间,征讨高句丽之时,一石军粮转运到辽东竟然只剩一升!为保障三十万隋军作战,隋炀帝竟征调了三百万民夫!

稍稍一顿,又道:最后愣是把强大的大隋给活活拖垮掉。

朱慈炯咋舌不已的道:一石军粮转运到辽东竟只剩一升?这损耗也太高了。

崇祯说道:本朝往辽东转运军粮也是这般,只是后来开辟了登州海运之后,损耗才终于得以降下来,这次往昆明转运军粮主要也是走水路,要是从始至终一直走陆路,三千多里的陆路走下来,少说也得消耗掉十倍以上的军粮才行!

朱慈炯道:也就是说,至少得准备600万石军粮。

是的。崇祯肃然道,如果让沿途官府来转运,至少得准备600万石军粮,最终才能有60万石军粮转运到昆明。

父皇,这么说还节省了一半?

朱慈炯闻言有些错愕,这个属实没有想到。

崇祯道:若不是这样,父皇又何必找汪平山二人?

找商人,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提高效率,让沿途官府转运军粮那是找死,到时候会被沿途官府的低效以及漂没给玩死。

……

回头再说胡仁之及汪平山二人。

接了这单大生意之后,两人便立刻分头忙碌了起来。

胡兄,为了抢时间,我们必须分头行动。汪平山说道,武昌这边的转运就全部拜托你了,我先带着商号的伙计去湖南及桂北购粮。

除了从湖南以及桂北购粮外,还需要尽量多募集脚夫。

这次要转运的军粮数额太大,时间又紧,所以至少得要二十万脚夫才够!

然而铜鼓卫那地方地狭人稀,所以我还得去邻近的黎平、靖州等地找人,我估计等你们到铜鼓时,我也差不多也能找齐足够的脚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