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6章 绩效(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发现有不会背诵者,鞭二十!

说完,郑森又狠狠的瞪顾杲一眼。

方以智赶紧将绩效新书塞顾杲手里。

旁边的吴应箕也劝道:咱就随便应付一下。

对,就随便应付下。方以智也道,以子方兄你的才学记性,背下绩效新书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是吧,呵呵呵。

然而顾杲只是沉默不言。

但总算没有扔掉绩效新书。

而是很无所谓的把书攥手里。

……

朱慈炯相比顾杲更年幼,出身也更加高贵,然而朱慈炯内心对戚继光却没有一丝的鄙视之意,此时他已经全身心的沉浸在绩效新书中。

……第一等可用者,只是乡野老实之人。

所谓乡野老实之人,黑大粗壮,能耐辛苦。

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者,此为第一。

读到这里,朱慈炯忽然合上书页,问崇祯道:父皇,戚少保当年编练浙兵,所募之兵便是此等乡野老实之人否?

是。崇祯点头应道,就是如此。

朱慈炯道:可是父皇,这一个月来我与勤王士子交游,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乡野老实大人大多懦弱,此等懦弱之人真堪为兵?

崇祯说道:此言大谬,事实并非如此。

稍稍一顿,崇祯又说道:乡野老实之人其实并不懦弱,但之所以给彼辈士子以懦弱的印象,是因为他们敬畏士人!或者说是敬畏士人背后的朝廷!如果面对工匠商贾,又或者面对化外的蛮夷,这些乡野老实之人绝不懦弱!

都说辽兵乃天下精锐,其实浙兵比辽兵更加骁勇善战。

当年浑河血战,三千白杆兵及四千浙兵先后面对数万建奴铁骑,鏖战竟日,非但不落下风,反而阵斩三千多建奴!足可见其骁锐!

此诚劲旅精锐!朱慈炯听得悠然神往。

说到这一顿,朱慈炯又小声问: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

崇祯反问道:你是不是想问朕,为何不直接征召川东以及浙西两地之乡野老实之人编新军?反而要多费周章征召勤王士子?

是。朱慈炯道,还请父皇解惑。

崇祯指了指朱慈炯手中的绩效新书,说道:答桉就在书中。

答桉就在此书中?朱慈炯有些茫然的重新拿起绩效新书。

片刻之后,朱慈炯脑海中有灵光一闪而过,当即兴奋的说道:父皇,儿臣明白了,儿臣明白父皇你的意思了。

哦,是吗?崇祯笑道,你倒是说说看。

朱慈炯说道:川东白杆兵是怎么训练的儿臣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戚少保编练浙兵的秘诀就是这本绩效新书。

第一卷束伍篇,说的是如何选兵。

第二卷号令篇,说的是军中号鼓。

第三卷军法篇,说的是军法条令。

第四卷赏罚篇,说的是赏罚之目。

第五卷行营篇,说的是行军驻营。

第六卷兵器篇,说的是火器操控。

说到这稍稍一顿,朱慈炯又接着说:只要记下这本绩效新书,并照着书中所载的内容去训练乡野老实之人,就能得到一支精锐之师!

但是父皇你只有一个人,穷半年之力也就训练一支百人之旅。

所以父皇才要征召士子,因为士子识字,短时间内即可记下绩效新书全篇内容,然后照着书中之内容练兵,如此六千士子便可在半年之内编练六十万人!

真孺子可教也。崇祯亲昵的摸了摸朱慈炯的小脑袋,这小子的政治敏感性远远不如朱慈烺,但是军事上的悟性却要远远胜过乃兄。

朱慈炯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这个就是学生兵的厉害之处。

学生兵因为识字,有文化,不仅成材速度快,壮大的速度也要快得多,因为每个学生兵都可以担任基层军官。

稍加磨炼就能够担任主官。

就说眼前这六千勤王士子。

到徐州战场的血水中滚几个来回,只要活下来三千士子,再把他们散回家乡募兵,等到再次聚兵时,就是三十万大军!

这三十万人或许不如浙兵、白杆兵,但也绝不会差太多。

再辅以大量的火炮、火枪,与建奴进行野战就有了底气。

到那时,明军就再不用龟缩在黄淮防线之上,一味的被动挨打,而是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向建奴发起凌厉反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绩效新书真是一本宝典!

当然,崇祯印发给勤王士子的绩效新书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本绩效新书。

崇祯在戚继光的基础之上,删除了长兵短兵、短兵长用、射法拳经布城诸器等篇,对号令军法及赏罚也做了大量精简,但其精髓都保留。

最后又增加了火器操控篇,共六卷一万余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