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9章 士子风流(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身子还是不方便?侯方域皱眉道,怎么回事啊,这都已经七八天了。

李香君摇摇头又道:公子,奴家以为郑公子的言辞是刻薄些,但是用意还是值得肯定的,建奴都已经打到了黄河北岸,眼看就要重演蒙古南侵的故事了,公子你和你的同窗确实不应该继续坐视下去了,你们应该投笔从戎,去徐州投军!

啥,去徐州投军?侯方域错愕的道,那你怎么办?

奴家这里不会有事。李香君依偎进侯方域怀中,柔声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公子又岂能长久陷在温柔乡中?

侯方域面露苦涩之色。

这事闹的。

……

回头再说郑森和卢象同二人。

经过集贤门时,郑森又看了一眼公告栏。

只见关于徐州大捷的塘报仍张贴在公告栏上,但是却再没有上千士子争相围观的盛况,不到两天时间,一切就又都恢复了平静。

不对,还是有个学生,不过没在看塘报。

而是手捧着一卷论语,正在轻轻的吟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言可谓一语中的,吾有所得,有所得。

一抬头看到了郑森和卢象同,那学生便迎上来。

二位同窗,吾方才读论语雍也,又有所得,可否探讨一二?

又是一个读经史子集读傻了的。郑森摇头长叹道,读论语可打不跑建奴。

欸,此言大谬,大谬矣!那学生一摆手怫然说道,岂不闻半部论语治天下乎?只要读透论语,便可安邦治国平天下,区区建奴又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郑森便再懒得理会这个同窗,翻过围墙进了国子监。

那位同窗却一直在墙外高喊:谬矣,谬矣!

郑森便感到一等莫名的焦虑。

同窗麻木至此,江南士绅亦醉心于与妓家诗酒唱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更是只顾着党同伐异、排斥异己,大明朝还有救吗?

卢象同感受到了郑森的心情,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回到寝室,郑森才终于长出一口气,抬头仰望着窗外说:这天好黑啊。

昧爽嘛。卢象同赶紧说道,正是一天中最黑暗之时,好在过了昧爽天就亮了,日头也就该出来了。

卢象同言者无心,

郑森听了却是眼前一亮。

是啊,过了昧爽天也就该亮了。

普照大地的太阳也就该出来了。

……

崇祯一欠身坐起。

早就守在舱外的王承恩便立刻进来:万岁爷,您醒了。

嘘!崇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不要说太大声,以免吵醒朱慈烺和朱慈炯,哥俩四仰八叉的睡得正香。

出了船舱,崇祯草草的梳洗了下。

王承恩侍候在侧,又是一阵心酸。

这可是堂堂天子,竟过得如此艰苦。

崇祯却丝毫不以为意,吃点苦算什么?

王承恩又把早餐端上来,只是简单的白米粥加麦饼,还有一小碟豆酱,但这对于崇祯来说已经属于难得的美味佳肴。

穿越过来后的这几个月,尽跟着大头兵吃飨【水泡饭】了。

喝着白米粥,吃着麦饼,崇祯在心下不无自嘲的想,如果搞一个最惨穿越者的评选,他大概应该可以排到前几位吧。

等吃完早餐,高起潜等几个大太监才得以过来侍候。

不过今天的气氛相比往日有明显变化,尤其高起潜,以前总是下意识往崇祯跟前凑,试图曲意迎奉圣驾,可今天却是站得远远的。

原因很简单,孙象贤被八十杖给杖毙了。

有了孙象贤的前车之鉴,高起潜也变谨慎。

同时高起潜等几个大太监也终于认清了现实。

如今的万岁爷真的变得跟以前不一样,说话做事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而且对他们这些太监也带着一等隐约的疏离。

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哟。

几个大太监默默的哀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