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2章 夏镇大捷(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甲申国难,文官就只有孟兆祥他们九个跟着崇祯从京师溃围而出,因而收获了一波巨大的官声,只是七品御史的陈良馍也成了赴难九卿之一。

因为谁都看得出,陈良馍早晚必然跻身九卿之列。

没错,是假的,是假的!阮大铖也坚信这是假的。

刘孔昭接着说道:事实的真相估计是平西伯吴三桂派了一千夷丁于甲申日从朝阳门杀入北京,将圣上和孟兆祥他们九个接出来,多半就是如此。

对,定是如此。阮大铖也已经喝高了,红着脸说道,我准备写一出新戏,专说靖康年间故事,金兵南下,钦徽二宗及大量宗室公主皇子遭掳,唯独赵九以知兵著称,率领九卿杀出汴京,先捣黄龙再下临安建立南宋。

先生醉矣,酸矣,可不敢这么说。

朱由崧听到阮大铖这么说,吓得起身要走,却被刘孔昭按回椅子。

有何不敢?我阮大铖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看人的本事却是一流,我跟你说,我阮大铖看人就没走过眼!阮大铖酒壮怂人胆,把心底隐藏的对东林党还有对崇祯的怨气终于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

圣上有几斤几两,打第一次面圣我就知道。

圣上刚愎且多疑,而且性子最急,但凡国家大政,需绵绵用力,非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不可见功,然而圣上最多等三年,多少大事便是坏于操切二字。

然而以前只是做事操切,可现在,圣上居然开始侵夺武将功勋标榜自身。

圣上若不在徐州,则我大明凭借黄淮之险,再不济亦可与建奴划河而治,可如今圣上在徐州,则恐亡国之日不远矣。

先生慎言,慎言!朱由崧吓得头发都快要竖起来。

福王何惧?何惧?刘孔昭也是醉得不轻,将酒盅往桌子上一顿嘶吼道,亡国就在眼前,无非就是个死字,何惧?何惧哉!

阮大铖也是大吼道:圣上若不在徐州,则靖南伯尚可与建奴一战,然而此番有圣上在徐州,则大明必败无疑,必败!必败无疑乎!

话音才刚落,窗外面忽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似有快马正从秦淮河边的青石板街上狂奔而过。

伴随急促的马蹄声,一个宏亮的声音随之而起:夏镇大捷!夏镇大捷!我大明天兵在徐州夏镇取得空前大捷,斩首九千余级!生俘过千!

刘孔昭皱了下眉头,问道:吵吵嚷嚷的喊啥呢?

朱由崧不确定的道:好像在喊夏镇大捷,斩首九千余……

朱由崧的声音突然间顿住,刘孔昭和阮大铖也猛然转头看来,三个人都是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下一刻,三人便猛然起身。

阮大铖一个重心不稳还摔了一跤。

当阮大铖挤到窗边往外看,只见秦淮上的画航都已经打开窗,一颗颗的乌云臻首正从绣窗里探出来,向着秦淮河的北岸张望。

岸边上,一骑驿卒犹如旋风般远去。

这回听得更加清楚:夏镇大捷!大捷!

这是……阮大铖还是有些不信,打了胜仗?

应该或许可能是打了一个胜仗吧。刘孔昭差点就哭出声,大明在徐州打了胜仗,按说他应该高兴的,可他为什么就是想哭?

朱由崧更是悲从中来,放声恸哭起来。

天佑大明!这一哭,岸边竟然有许多士子跟着号哭起来。

便是河上画舫以及岸上绣楼里的姑娘名妓也跟着抹起了眼泪,惹得前来寻花问柳的富家公子哥好一阵哄,刘孔昭三人却再也没有心思喝花酒,草草收场。

那骑驿卒却是一路高喊,顺着秦淮河畔直奔东角的南京皇城。

捷报传到时,内阁首辅史可法正召集高弘图、姜曰广以及解学龙商议如何安抚正在暗中串联的御史言官。

史可法组阁之后,就开始补充京官。

现在南京官员已经补充得七七八八。

结果刚候补进京的御史言官就开始暗中串联,扬言要北上徐州死谏君前,逼迫崇祯离开徐州,回南京视事。

高弘图说道:总之一定要拦住他们。

对,不能让他们北上。姜曰广道,圣上因忧心建奴南侵,不惜为国守边,虽说最终只会给边镇添乱,但他的初衷还是好的嘛。

好吧,这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高。

得亏崇祯听不见,否则很有可能原地去世。

解学龙也附和道:让御史言官北上徐州是肯定不能让他们北上徐州的,但是圣上也确实不能再留在徐州了,否则就只会给边镇添乱,圣上若不在,边镇尚可一战,圣上在,则徐州二十八镇必败无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