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调整射角就要垫高或者降低炮尾。
最后则是标定完成,就打出这个手势。
说完,崇祯同时伸出左右手并竖起大拇指。
大多数炮手都听懂了,这听起来并不难理解。
崇祯从一百多个炮手中随意叫出一个,问道:你叫什么名?
回圣上,小人牛大,大号叫牛满志。炮兵激动得满脸潮红。
崇祯笑道:牛大是吧,现在我向你提供参数,你来调整射角。
是!牛大应了一声,当即一个箭步走到一门虎蹲后并蹲下身。
崇祯并拢手指指向地面,点了两下之后再向着牛大竖起一根手指。
牛大略一思索,当即抓起一个小木块垫在虎蹲炮的炮尾,再行固定,正确!
崇祯又接着报出了三组参数,分别是往左、往右以及往上调整参数,结果牛大都对虎蹲炮的射界及射角做了正确的调整。
就是这样子。崇祯欣然道。
你们现在就回去,各派出一个观察手藏在护坡后观察。
然后虎蹲炮进行多次的试射,试射跟正式射击的时候装药要一致,不然试射了就等于没有试射。说到这,崇祯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又问牛大,对了牛大,你们每一次发炮时装填的火药有定量吗?
有。牛大忙道,有个量斗,量斗里边有三个刻度,分别是全满、半满、又半满,发炮时射程大概为300步、200步以及100步。
【注:明代1步=5尺=1.6米】
好,以后装药一律都装全满。崇祯道。
装弹则统一为合口弹加50枚半两重的铅子或石弹。
每门炮先行试射,试射完成之后,由观察手观察炮弹的落点,观察手在发现炮弹的落点之后,再根据落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方位调整参数,直到最后炮弹得以准确的命中目标为止,最终标定参数!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
高第正坐着监工。
主子,吃西瓜。
一个家丁捧着一颗钵胄般大的一个西瓜来到高第的面前。
哪找来的西瓜?高第眼睛一亮,这大热天能吃上一块西瓜真是享受。
家丁道:昨天外出巡哨的时候发现了一片野西瓜藤,心想着或许会结果,今天再去找发现还真有,只可惜就结了这么一个西瓜。
切开,快切开。高第已经迫不及待。
家丁便把西瓜搁地上,再拔出腰刀切开。
切开之后发现还没熟,瓜瓤只微微有点红。
高第却一点都不嫌弃,能有西瓜吃就不错了。
正吃呢,冷不丁听到前方响起轰的一声响。
打炮?哪儿在打炮?高第吃了一惊,急忙站起身。
好像是明军的铳台。家丁指了指前方,应该就是。
噢,那没事。高第又一屁股坐到充当凳子的马鞍上。
中间隔着一道护坡,明军炮手根本就看不见,就瞎打。
仿佛是为了验证高第的话似的,他的话刚说完,右前方三十步外的荒地上就猛然间腾起一股烟尘,还有泥沙夹着碎草飞舞。
瞧!高笑便笑了,这可不就是瞎打么?
明军估计也是没什么招了。家丁笑着附和道,等咱们筑起炮台,再把佛郎机炮架到炮台上面,明军就只能乖乖投降。
对。高第深以为然,明军只有投降一条路走。
两人正说话间,前方明军铳台方向又是轰的一声。
还来?高第没好气的道,你说费这劲做什么?
家丁却指了指高第右边说道:主子,这次好像近了些。
什么近了些?高第茫然的转过头,然后一眼就看到了右侧不到十步外,已经多出了一个钵胄大的土坑,而且正往外冒着热气。
这是什么情况?是明军的虎蹲炮打的?
又过了没一会,前方明军铳台方向又是轰的一声。
随即高第就听到了一声尖啸,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他头顶掠过。
下一刻,身后就陡然响起一片惨叫声,急回头看,高第就极为吃惊的看到,正忙着修筑炮台的几十个士兵已经躺了几个,剩下的也四散而逃。
这是什么情况?这什么情况?高第整个人都懵掉。
明军的虎蹲炮难不成长了眼睛?竟能打得这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