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女帝(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正式召开西楚复国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朝会。

老太师孙希济出列,毕恭毕敬道:启禀陛下,老臣与众人商议,共拟订了北伐、南征两套议桉,请陛下决议。

北伐,是先击破卢象升等人,而后入江南道,最后直扑太安城,一举覆灭离阳。

南征,则是南下征伐燕敕王的南疆,为西楚解决背患同时,开扩兵员与战略纵深。

以宋文风为首的不少西楚老臣,支持北伐,反对南征。

理由是,离阳与大楚有亡国之仇,不死不休,北伐更可提振西楚兵将士气,军心可用。

而南疆在燕敕王的治理下,兵强马壮,已经为仅次于北凉之下的第二大藩王。

在加上南疆地形复杂,山岭纵横,不利于气候较之靠近中原的西楚,大为不同。

昔日离阳南下时,除了与南唐顾大祖水战这几场硬战有所损失外,可谓是一帆风顺。

但因气候而引发的战斗减员要远远大于战斗所造成的损伤。

而裴弘志,谢西陲等人,则认为应当南征。

燕敕王不灭,西楚始终处两线作战的局面,必须南下拿下燕敕王治下的南疆,尽收其土,还有机会北伐,讨灭离阳。

见两派争论不休,坐于御座上的姜姒,出言打破争论,张先生认为这两个方案如何?

张边关入楚,因未立寸功,姜姒不好封官,隋先予以客卿之职,授上朝议政之权。

更让其参加登基大典,以示亲厚。

之所以问他意见,是因为与离阳有毁家灭族之仇的他,确实最有发言权。

张边关出列,恭敬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臣认为,应当南征。

哦,为何?姜姒对这个答桉早有预料。

张边关解释道:燕敕王赵炳,屯兵于旧南唐国境,麾下兵强马壮是真。但诸位可知,副帅吴重轩已叛出南疆,归顺离阳。连带着麾下十万南疆大军,立场未明。

姜姒自然明白张边关的意思,说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利离阳对赵炳的忌惮,趁机一举端掉南疆大军的主力。

张边关给出方略,若我军主动攻击燕敕王,吴重轩麾下的十万兵马,必然会坐视我朝与燕敕王之战。等到我方与南疆分出胜负,或者两败俱伤时才会出手。这正好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燕敕王麾下,第一武将,王铜山,不过一匹夫之勇,可一战而擒。纳兰右慈纵有通天之智,但面对此局面,又能如何?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且慢。身为礼部尚书的宋庆善出列说道:方才张先生所言确实是一个好策,须知卢象升尚在,即使侥幸击破赵炳军,又如何能保证他不会与吴重轩合击我军。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张边关向女帝请战道:还请陛下予我两万精兵,必让卢象升无法南下。

先生此言可当真?姜姒向张边关确认道:据说卢象升可是已经集结了附近州县近十万大军。先生若想拖延住他,二万是否太少,可需再调拨些?

张边关笑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多则无益。只需两万精兵即可拿下卢象升。

言下之意,竟是视卢象升为无物,要一口气吃下这近十万大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https://m.bjzhongwen.com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