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了最好。余媛并不多说,结束了查房,才对护士道:把31床的尿检和血检加急,别等人走了才出报告。
护士为难的道:报告都是统一送到市里去检查的。
八寨乡有个弱鸡的检验科,里面的检验员连个医生执照都没有,但也是领导亲戚,所以,他们平常的检查项目都是直接送到区医院里去的。
遇到有检查的想,就给班车司机10块钱带一小箱子样品,再网上传回来报告打印,也比他们自己检验简单准确。
义诊这几天的检验量大的离谱,不过,对于常年做体检为生的区医院,还是能够承担的。但是,与平常不同,义诊几天的送检是检验员自己开车去送的,算是他一生中最具有工作价值的时刻了。
余媛看看表,道:这样,你把31床的检验的底单拍个照给我,我找人去催一下。
她能找的人就是凌然了。
凌然也没有二话,立即在义诊工作群的微信群里,将底单的照片发了出来,并@了区医院检验科老王,写道:王主任,心梗患者要求出院,请加急处理其报告。
凌然发言出来没有两秒钟,名为领队-呼吸科洪的微信号也发言了,同样是@了区医院检验科老王:同意,请加急处理。
接着,就见微信号霍从军也复制了前者:@区医院检验科老王,同意,请加急处理。
区医院检验科的老王大约是不在微信前面,没有立即回答。
群里在线的医生,却在两名大主任表态以后,变的积极起来。
先是手外科的王海洋主任医师没有加@,只说了一句:同意。
接着,就见同来的普外主任也凑上了热闹:同意,请检验科加急处理。
对于同来义诊的医生们来说,检验效率低,是他们很不习惯的一个因素。在云医的时候,检验科里虽然多有关系户,但也有用来干活的老黄牛,老黄马,老黄狗,再者,检验科里的大部分工作,都与仪器设备有关,差不多的时间,总能得到差不多的结论。
区医院的检验科就比较水混了,一方面,依靠体检生存的区医院有巨量的检验任务,因此也竭力的招募各种老黄,另一方面,不干活多拿钱又是区医院生存的黄金标准,这就使得拖延变成了常态。
几位大主任,早都看不习惯了。
再过了几秒钟时间,微信群内,区医院肖康发言了:王主任,请速完成加急检验任务。
肖康是区医院的副院长,也就是想要做凌然老丈人,并被区医院的医生们认为是大有前途的那位。
在他发言以后,微信群内就为之一静。
接着,群里的区医院的医生,开始飞快的排起了队形:
肖院长说的对。
坚决服从肖院长的指示。
坚决完成任务!
区医院检验科老王的发言在人群中一闪即逝,没有激起丝毫的波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jzhongwen.com。笔尖中文手机版:https://m.bjzhongwe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