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珍。
陈雪茹笑呵呵的来到电子厂,倚在经理办公室的门口。
呀,雪茹,你怎么有时间来看我。
徐慧珍连忙迎上去,把陈雪茹给迎进屋里,按在椅子上,主动给她倒水。
陈雪茹喝了一口温水。
集团要开服装厂,就在电子厂的隔壁,我过来瞧瞧!
陈雪茹想到每天下班都能看见,隔壁在破土动工,原来是要建服装厂。
服装对你来说不陌生,手拿把掐,是看家本领!
陈雪茹:话是这样讲没错,但香江人穿着时髦,我心里也有些忐忑。
徐慧珍扎着大眼睛:有你家小男人给你撑腰,怕什么呀。
放心大胆干。
陈雪茹:对,小男人说了,生命在于折腾,那我就继续折腾把。
徐慧珍:今天下班去我家,我们俩都好久没有聚聚了,咱们喝点?
陈雪茹笑道:好,一见到你,我的酒虫都被勾出来了。
娄晓娥经常来这边吗?
两三天来一次吧,一个星期大概三次。
陈雪茹又问道:现在风扇跟洗衣机已经在超市,商场里试销售了,销量很好,估计又要增加生产线了。
这话陈雪茹说的酸熘熘的。
徐慧珍明白陈雪茹的心思,劝道:你这样想,不管如何,这都是李家的产业,到最后肉得烂仔锅里,将来分家产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有一份的。
陈雪茹撇嘴:不一定。
当初,李抗战就说了,李家的产业娄晓娥的孩子会分多一些,剩下的按照贡献来分配。
徐慧珍明白李抗战的心思,这是早早就定下章程,免得以后因为钱弄得一家人反目成仇,对簿公堂。
雪茹,李抗战是借着娄家才有今天这个局面的,人家多分一些也是应该的。
哎!陈雪茹叹道:我知道,可我就是不甘心。
在商业上,我陈雪茹比她娄晓娥强多了。
徐慧珍不想继续聊这个话题了。
要下班了,我收拾一下咱们去我家。
徐慧珍坐上陈雪茹的车子,让厂里的司机去接孩子放学。
陈雪茹跟着徐慧珍来到新买的公寓。
慧珍,这里虽然里你工作的地方很近,但这是不是有点小了?
徐慧珍:三室一厅,还好吧。
其实,这还是因为李抗战偶尔要来,不然两室一厅就够了。
就这,徐慧珍还是贷款买的,李抗战要送她拒绝。
同为寡妇,这要是秦淮茹肯定是让李抗战给买,这就是做人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李抗战把徐慧珍当个人看,而把秦淮茹不当人看的原因。
徐慧珍脱鞋换衣裳,进了厨房系上围裙。
雪茹,你坐会儿,我先做饭,
陈雪茹就在厨房外面:你忙你的,我在这陪你聊天。
慧珍,这家里每个男人是不行的,人要往前看,找个人吧。
徐慧珍心想,我敢吗?
你家小男人不点头,不应允,我敢吗?
可是徐慧珍也担心,自己比李抗战年长,等自己四十多五十了,年老色衰了,那个时候李抗战不要自己了,自己还能找人吗?
我还是先把几个孩子照顾好了,把他们抚养大再说吧。
陈雪茹:你家理儿都上高中了,平儿上初中,天儿上小学,都是懂事的孩子了,能理解你的。
徐慧珍没法跟陈雪茹解释,关于这件事,她自己做不了主。
除非什么时候李抗战对自己玩腻了,不然,她就只能维持现在的状态。
而且,李抗战也没亏了自己,工资给的很高,足以养活孩子,养家了。
徐慧珍:候魁走了这么久了,来过信吗?
说到了自己第一个孩子,陈雪茹情绪开始低落。
杳无音讯,当初陈管家留在四九城,也有等这孩子信的想法,但这孩子走了后一直没传来信息。
也不知道这个小没良心的,现在怎么样了。
徐慧珍:放心吧,他跟着自己的亲生父亲,还能亏了他?
陈雪茹:那是不能,但人家要是再婚,还能对他视如己出么!
候魁现在也该上高中了,也是大小伙子了。
你在等几年,等他大学毕业了,就派人去找找他,肯定能打听到的。
陈雪茹摇头:只要这孩子不恨我就好。
徐慧珍:当初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你也是为了孩子好。
他长大了,能理解你的。
陈雪茹:慧珍,现在不像在四九城的时候了,你说我要是派人找到候魁,把他接来香江怎么样?
徐慧珍忍不住给陈雪茹泼冷水。
这得看李抗战的意思。
闻言,陈雪茹眉头宁城麻花状了。
如果是贫民家庭,或许没什么。
可现在的李家,怎么可能让候魁跟着一起生活呢。
别说他李抗战同意,就是他同意,家里的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要是让现在的陈雪茹放弃现有的一切,她又不甘心,也舍不得。
因为她跟李抗战也有了孩子。
满心苦涩,无奈的陈雪茹:走一步,看一步,顺其自然吧。
李抗战这边下班,离开地产公司。
去徐慧珍家里。
郭木生:哥,今天怕是不行。
李抗战睁眼:怎么了?
郭木生:哥,二夫人去了徐慧珍家里。
雪茹怎么去了?
郭木生:下面兄弟说,二夫人今天去看服装厂的施工进度,然后就去了电子厂探望徐慧珍。
李抗战点头:那今天就不去了。
郭木生:回家?
李抗战:星期天,难得休息,不回去。
去秦淮茹那边吧。
李抗战来到秦淮茹家里,秦淮茹在这边没什么熟人,很顺利。
抗战你来了。
小当跟槐花也都跟他打招呼,喊叔叔。
秦淮茹把孩子们赶回房间写作业去了。
她则是准备多做俩小菜,给李抗战下酒。
李抗战随着她去了厨房,关上了厨房的门。
秦淮茹吓了一跳:干嘛?
李抗战看着秦淮茹撅沟瓦腚的样子,来了兴趣。
秦淮茹没办法,只能把火调小点,然后蹲下去了。
完事后,秦淮茹直奔水池子。
李抗战拦住她:牛奶,别吐,美容养颜。
这顿饭做的时间有点长,李抗战吃完饭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秦淮茹连桌子都没捡,就去休息了。
同样的夜晚。
四九城,于海棠下了班不敢回家。
今晚,他的丈夫已经明确提出,要圆房了。
于海棠知道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可是不回家也不行,于海棠像个即将赴死的人,硬着头皮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