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下): 第166页与此同时,从襄阳往南走还可以去往洞庭湖一带的长江平原,而且从襄阳顺江东下可以直下九江安庆、直取建康府!(就是南京)。
……
在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对于横扫天下的两路大军设想中就有襄阳这一路,他的原话是: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在这里讲的就是,让刘备亲自领兵从汉中出兵长安。同时命令一名上将军在荆襄出兵南阳、洛阳。
在这样的两路夹击直下,进击北方势必成功。只可惜刘备留在此地的上将军关羽,最终还是战败失去了荆襄之地。最终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彻底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而且就在八十多年前,岳飞北伐的其中一路也是从襄阳出兵的。岳飞原想着两路互为掩护,直抵中原腹地再直捣黄龙。
可惜岳飞因为受到朝廷的阻挠被迫退兵,他最终也没能成功!
……
在历史上蒙古曾经四次南进,花了三十九年时间才攻下襄阳,其中还搭上了一位蒙古大汗蒙哥的性命。
而在历史上的1273年,当襄阳终于失守之后。才短短六年时间南宋就彻底覆灭于蒙古人之手……所以襄阳在,大宋就在!
……
你说的没错,沈墨听到这里时,他点了点头向安俊笑道:所以襄阳是必守之地,保卫襄阳这一战,咱们只许胜不许败。
不然的话没了襄阳就相当于没了汉江平原、没了江淮之地,也就相当于大宋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安俊听到这里的时候,他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说道:既然是这么重要的事地方,您怎么不提前布局?
另外这次军事改制,连利州东西两路您都派人去了,为什么没派人到江南西路的襄阳去改制军事呢?这样的话最起码在襄阳,也有五六千咱们自己的兵啊?
听安俊说这里,就见沈墨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因为大宋朝廷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所以他们在那里派了重兵把守。要是水平差一点儿的弟子去那里改制军事,我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所以我原本给襄阳确定下来的人选,是李慕渊!
听到这里时,就连安俊都苦笑了起来。
看来老师对襄阳确实是足够重视,所以原本老师是打算把自己利刃营的班长给派去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