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出现蓝色的【数据传输中……】读条框。
眼看传输到了80%,右侧走廊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刘照青见一个护士推着治疗车走了过来,急忙上前一步拦住对方,笑道:护士你好,麻烦问一下,今天晚上,我还需要打针吗?我是16床的病人刘照青。
护士看了眼他腕带上的名字,翻了翻治疗车上的单子,道:你今晚不用打针,回去好好休息。具体的治疗方案明天早上查房的时候再问你的主管医生。
听见走廊里传来的对话,柯少彬紧张得手心里直冒冷汗。
数据传输终于变成了100%,柯少彬立刻退出系统,右手一抬,将笔记本电脑收回掌心,迅速溜出办公室,跟着越星文一起转身离开。
刘照青看见他俩走过来,这才朝护士笑了笑,侧身让路:谢谢美女。
三人沿着走廊往病房的方向走,途径护士站的时候,发现护士站旁边的走道尽头摆着一个标注了医疗废品的超大垃圾桶。越星文看向刘照青,指了指垃圾桶:师兄,要不要去翻翻?如果我的推论属实,凶手没来得及处理的证据说不定就在垃圾桶当中。
刘照青点头:嗯,走吧。
三人鬼鬼祟祟地来到护士站旁边。
由于其他同学还在卖力演出拖住医生护士,附近并没有人,柯少彬守在通道口打掩护,越星文和刘照青从护士站偷了两双医用手套戴上,翻开垃圾桶就开始寻找线索。
纱布、注射器这些没什么参考价值,关键在药剂瓶。
越星文翻出了所有的药剂瓶和输液袋,刘照青在旁边仔细核对:生理盐水、葡萄糖、降压药、输血管药……还有肾上腺素,应该是抢救病人的时候用过的……他将翻出来的药剂瓶依次过了一遍,然后摇摇头:都是常见药物,没什么异常。
虽然白费了一番功夫,但越星文并不沮丧,轻声说道:这里没留下痕迹,说明凶手不是在护士站换的药,护士作案的可能性比较低,可以进一步缩小排查范围。
三人回到病房坐下,片刻后又有几个同学敲门进来。
越星文声音温和:大家辛苦了,找地方坐吧,我们先开会讨论一下。
邹宇航打趣道:有种开班会的感觉啊,星文就是我们的临时班长?
越星文朝他笑了一下,看向柯少彬:打开资料吧,看看医生们的结论。
柯少彬右手一抬,手心里的电脑图标变成了一台超薄笔记本,其他同学都很羡慕计算机系的奖励——又是笔记本电脑、又是智能机器人,计算机系可真是财大气粗啊!
柯少彬打开笔记本电脑里的病人资料文件夹,将屏幕旋转给越星文看。越星文鼠标快速滑过昨天已经看完的病程记录,直接打开了新增的死亡病例讨论部分,招呼刘照青:师兄你更专业,你也来看看吧。
刘照青搬了个凳子坐在他旁边,看着屏幕道:这些是下午医生们开完会之后,录进去的死亡病例分析。五个人的死亡原因,写的是都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里有详细的死亡时间、抢救纪录,从抢救纪录来看,医生们确实是尽力了,可惜都没抢救过来。
越星文从词典上撕下来一张白纸,一边整理一边说道——
15床病人死于凌晨1点10分;24床死于凌晨1点20分;5床死于凌晨3:30分;50床死于凌晨3:40分;33床死于凌晨5点整。他抬头看向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阵。
邹宇航率先举起手:是不是死亡时间有问题?
柯少彬分析道:这些病床听着挺乱的,但星文按照死亡时间整理过后,病人的死好像是分成了三个阶段,1点10分、1点20分死了两个,3点30分、3点40死了两个,5点死了一个?
其他同学恍然大悟,但紧跟着又露出茫然的表情:这有什么讲究吗?
越星文用笔在纸上画下一个圈:凶手的作案时间,以及移动路径。
听见凶手两字,一群学生同时脊背一僵,邹宇航白着脸,嘴唇忍不住哆嗦:凶、凶手?你的意思是,这五个病人是被人给杀害的?!
没错。附加题让我们找到病区患者真正的死因,如果他们的死,没有人为因素,那这道题的答案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越星文顿了顿,抬眸看向大家,你们觉得,30分的附加题,会这么简单,直接送分吗?
心脏病患者急性心梗死亡,大家都很容易想到。医生们的死亡病例分析也是这么写的,肯定不是正确答案。
我个人认为,五个病人的死,出自同一位凶手的手笔。越星文扭头看向刘照青,师兄,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让心脏病的病人突发心梗?
缩血管类药物。刘照青再次将左手轻握成拳代表心脏,右手在上面比划着讲解:你们可以这样理解,冠心病的病人心脏表面血管狭窄,河道拥堵。医生通常会用舒张、软化血管的药物来疏通河道。可如果反其道而行,给他们用缩紧血管的药物,他的两根手指忽然夹紧:原本就狭窄的血管,被药物一缩紧,不就堵住了吗?
刘师兄的解释,加上动作比划,通俗易通。病人本就血管狭窄,继续用缩血管的药很容易引发血管阻塞,让病人神不知、鬼不觉,突发心梗死亡。
——他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人,这才是附加题的答案。
柯少彬提出另一种猜想:有些剧毒物质也可以迅速要这些人的命吧?假如,有人在他们的药物中添加剧毒,这一针打下去,也可以杀掉五个人?
越星文点头:确实不能排除下毒的可能性。
瞿薇薇脸色发白,咬着唇问道:可谁会这么做呢?这么做的理由又是什么?五个病人跟他有什么深仇大恨?
邹宇航猜测道:从我们汇总的资料来看,五个病人之间根本不认识,得罪同一位凶手的概率很小吧?会不会是医院某个变态医生在做人体实验?之前《逃离实验室》那一关就是实验室的药物出了问题导致的猴子变异。
越星文也曾想过这种可能,他沉思片刻,指出了一个疑点:实验室那门课,是研究人员在动物的身上实验抗病毒药物。如果心血管病区也在实验新型药物,刘师兄应该能从病例中发现不对吧?
他看向刘照青,后者急忙打开笔记本电脑中几个病人的诊疗纪录,指着上面的药物说道:诊疗方案我昨天看过,没什么问题。医生给病人开的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控制冠心病的药,刚才我们也翻了垃圾桶,没发现可疑药剂,应该不是医生在做实验。
柯少彬说:分析来分析去,还是星文的推论最合理——病区有一位潜伏的凶手在作案。他偷偷换掉了药,或者在药物中添加了剧毒,连续杀死了五个病人。
同学们脸色都有些难看。
这次的考试,真是白天推理找凶手,夜晚惊悚大逃杀吗?
众人纷纷看向越星文,邹宇航道:星文,你对凶手有什么头绪?
越星文清了清嗓子,总结道:很多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死者都会有共同特征,例如都是长发女性、都是青年男性等等,这通常跟凶手对该类人群的仇恨值有关。我们这个案子,五个死者年龄不同,身份、性别不同,但共同点是心脏病,凶手应该是对心脏病患者有什么不满。他专杀心脏病的病人,我们大家也得小心。
邹宇航忍不住吐槽:专杀心脏病?这岂不是很难推理?
越星文平静地说:倒也不算很难。因为这个案子的凶手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固定的嫌疑人范围,我们可以用排除法,一个一个地排查。
刘照青很快反应过来:没错!病人是昨晚死的,死亡时间包括凌晨一点、三点、五点,晚上病区大门上了锁,外人进不来,说明凶手昨晚一整夜都在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