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大丫的嫂子吧?
你们就放心吧,大丫好命,嫁给了四郎,您瞧瞧这小家收拾的多干净利索。
可不,俺活了半辈子,就没见过一个男人,还是个小伙子,能把家收拾的这么干干净净,俺们这些女人都比不上。
……
四郎可不止这些优点,干活也是把好手,挖渠,好家伙!挖的又快又好……
武功还好!
人品也是这个!
……
朱标、常氏看着几個婶子,提及朱棣全都是称赞,还不时竖大拇指,不由笑着相互对视。
通过乡亲的嘴,他们更深入了解了两人的日常。
也确定,他们之前的判断没错。
这对小夫妻,真把农民的生活,过成了诗词中,才有的浪漫。
直到几个婶子,口干舌燥停下来,朱标才笑着询问:几位婶子可知,四郎和大丫去哪里了?
二婶儿回答:今早俺倒是见两人有说有笑往村子东面去了,应该是上山了,上山可不好找。
大丫大哥、大嫂,要是不嫌弃,去俺家等吧。
朱标往东面看去。
山虽然不大,但也不小。
遗憾之色一闪而逝,笑着摇头:谢谢婶子,怎么会嫌弃呢。
家父不准我们看望大丫和四郎。
这次,也是要去办事,顺路才敢偷偷来看看。
四婶儿埋怨道:大丫大哥,俺农村女人,你别怨俺没礼貌,俺敢肯定,你爹看走眼了!
四郎绝对是个值得托付的好男儿!
将来,有你爹后悔的时候!
或许,将来,你爹还得求着四郎,认他这个岳父呢!
可不!……其他婶子,也叽叽喳喳,加入了指责讨伐中,为朱棣鸣不平。
常氏极力忍着笑,想象着,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后,会是什么表情。
朱标讪笑着应对。
……
辞别几个婶子。
上车。
马车启动,走远一些。
咯咯……
常氏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着高兴,飒爽而笑的妻子,朱标更加自责,过往太不了解枕边人了。
同时也被感染,好奇笑问:笑什么呢?
常氏努力忍笑,道:我在想,如果父皇在场,听了几个婶子后面的指责,会是什么表情。
闻言,朱标仔细回想,那些婶子指责时的表情,也不由笑了。
笑道:或许,这些婶子才长了双慧眼,或许,真有一天,父皇得放下父亲的尊严,求老四呢!
说着,撩起车窗帘,看着渐行渐远的小院,眼中羡慕一闪而逝,可惜,我没老四的本事,就是做了农民,也没本事把日子,经营成这样子。
要不然,我真想,也过过这种充满烟火气,温馨简单的日子。
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院中杏花开了时,陪雄英在杏花树下玩耍,收集杏花,你为我酿杏花酒……
常氏听闻后,笑着大方伸手,握住朱标的手,灿烂笑道:过段时间,等大家不再盯着四弟时,咱们可以悄悄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