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不仅仅是林晏晏,她还是陶思雨,所以她要做的不仅仅是摆脱眼下的困境,还要查冤案,为陶家满门伸冤,这条路注定辛苦,有很多不可见不可控的危机。她不能这么自私,让她们和她一起冒险。
林晏晏一手按在匣子上,叹道:既然你们要留下,那就暂且留下吧!什么时候想走,说一声便可。
我们不会走的。锦心和檀云异口同声。
国公府里,国公夫人和秦氏听姚氏道明来意,不由地长舒一口气。
晏晏答应由她提出解除婚约,并澄清事实还国公府和子玉一个清白,是最好不过了。国公夫人道。还是魏老夫人有办法,这样一来,国公府和侯府的危机都解除了。
本来就是外头捕风捉影,子玉来侯府多是与景文探讨文章,不料被人误会,蓁蓁也很委屈。姚氏感叹。
秦氏不动声色,心道:姚氏倒是聪明,这节骨眼上否认子玉和林蓁蓁有私情,既保全了子玉和林蓁蓁的名声,还能博得国公府对林蓁蓁的同情,为下一步棋做铺垫。
两个孩子都冤。国公夫人道。
秦氏故作惋惜:我们国公府一向信守承诺,按说不该答应晏晏退婚,怎奈晏晏这一身怪病还请林夫人回去好好安慰晏晏,她做不成我们国公府的媳妇,但我会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
是这话,秦氏,待会儿你准备一份厚礼让林夫人带回去给晏晏。国公夫人道。
收了厚礼,晏晏就不好反悔了。
姚氏欠了欠身:我替晏晏谢过国公夫人,朱夫人。
送走姚氏,秦氏蓦然想起,她已经命人把话传出去,说林晏晏得了怪病,胖的不成人样,自惭形秽怕子玉嫌弃她,这才让人传出那些话给子玉施压。
早知道侯府能摆平此事,她就不多此一举了。
翌日一早,林晏晏把姚氏安排在墨渊阁的下人全都赶了出去,带上锦心去了慈恩堂。
祖母,这是国公府给的信物,朱公子的庚帖,以及当初写下的婚书,请祖母交还给国公府。
老夫人看了眼匣子里的一对羊脂玉镯和大红色的婚书,命人抱来一个匣子交给林晏晏。
国公府昨日让你二婶带回来的,里头有你的庚帖和另一半婚书,还有国公府送你的礼物。
林晏晏打开来,拿出庚帖和婚书,对满匣', '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