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百姓吃饱了饭,那就不会造反。
说到这,李承乾顿了顿。
的确,前段时间是有人造反了的。
不过明眼人都清楚,那造反并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
也不是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亦或者是连年灾情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的才出现的暴乱。
那完全是来自某些人的阴谋。
所以,李承乾干脆道:就算是有人吃饱了撑的造反了,那也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绝不会像前隋末年,只要有一个起义军的崛起,那就会使得全国各地的义军一起响应。
也是因大唐的朝廷做得好,百姓能够吃得饱,这场叛乱我们才能用不到半年时间便将其镇压下去。
而且父皇也看到了,因为咱们做得好,所以就算有暴乱叛乱的发生,对民间造成的影响也是寥寥无几。
甚至一些百姓都不知道,国家出现反叛势力了。
李承乾继续道:不过,父皇应该也知道,隋真正灭亡的原因正是在此。
而大唐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吸取了隋的失败经验。
但这中间经历了什么,不用儿臣说,父皇也清楚……
听闻这话,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的确,朕清楚,所以朕不想做的太过。
可是不想做的太过,国就不能更强一步。
李承乾直道:难道,父皇对于现在这一切,就已经满足了吗?
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世民轻笑道:如今,大唐四海皆定,诸夷皆服,外敌不敢犯,还具有如此广袤的疆土,朕难道不可以满足吗?
不能。
正如父皇所说,不论是作为君主,作为帝王,终究是要避免一些对大唐不好的事情发生。
可同样的,作为帝王,作为君主,要时刻保持一颗贪婪地心。
只有父皇足够贪婪,大唐才能变成饿狼,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变得强大,不断地将敌人踩在脚下。
何况,父皇现在要求的,应该不是朝夕得保,而是应该求千秋万代。
李承乾也低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父皇之名一定被万事所流传,但大唐呢?
难道,父皇不想让大唐千秋万代,永远传承下去吗?
听闻这话,李世民的眼睛再一次眯缝起来。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的仰起头,淡淡道: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想千秋万代的人多了,可是有几个人做到了呢?
体制!
只要建设出一个良好的体制,并且不断的进化,一定可以。
李承乾直朝李世民说道:若是父皇不想做,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儿臣来做,到时候有功绩父皇来担,有骂名由儿臣来背。
闻言,李世民不由笑了。
他道:你小子背负的骂名够多的了,不用再背了。
不过你说的事儿,朕倒也可以考虑考虑。
明日上朝,我就会在朝堂上将这件事提出来。
至于你能否说动那些大臣,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来行事,那就全看你的本事了……
李世民缓缓起身,道:今日时候也不早了,父皇就先走了,你也好生休息。
闻言,李承乾也缓缓起身,直朝李世民拱手道:儿臣,恭送父皇。
李世民挥了挥手,随后便迈步走出了书房,走出了东宫。
看着李世民离去时的背影,李承乾不由咬了咬嘴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