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现在的李承乾还是原来那个见事儿就躲的他。
遇到这样的斗争,他肯定想也不会像的就退出。
但现在,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他了。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是要为这天下谋的一份太平。
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哪怕要与整个世林为敌,哪怕要遗臭万年,他也不怕。
毕竟,他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而且他身后还有李世民在擎天护着,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李承乾回头看了李泰一眼,发现李泰并没有看他,依旧站在那里动也没动。
秦王殿下,你的解释呢?
戴胄挑着眉头问道。
李世民也开口道:秦王殿下,你解释解释,为何要杀这么多无辜的人?
闻言,李承乾缓缓地转过身来,双膝跪地。
对于此事,儿臣无话可说。
因为儿臣作为主将,作为一个本应该胸怀天下的皇子却下令屠灭了那些部族。
不论当初因为什么原因,也都是儿臣的过错。
对于这件事情,父皇要打要骂,要杀要罚,儿臣都无话可说……
本来诸多大臣,都以为李承乾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一番。
但谁都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就这么承认了……
李世民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了一抹失望。
就算父皇杀了儿臣,儿臣也毫无怨言。
李承乾的额头贴在地面上,继续道:不过,在父皇在杀儿臣之前,儿臣恳请父皇,彻查这些所谓证人。
儿臣就算死也想死得明白。
儿臣想要知道,儿臣到底杀了多少无辜者。
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的家庭是没有沾染过儿臣手下兄弟的血的……
不等李世民说话,戴胄便冷笑道:你还有什么资格和陛下谈条件?
随后,戴胄面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更何况,如今室韦才刚刚归顺,若他日因此生出变革,实属不该。
若此次不重惩秦王,实在难以平复民愤,更难以正国法。
如果日后人人效仿秦王,那我大唐必将危已……
此言一出,立马便有人站出来附和道:陛下,秦王该罚啊。
陛下,必须重罚秦王才能平复民愤……
听见那一声声该罚,高至行的拳头握的紧紧的。
他有好几次都想冲出去,把一些该说的事实说出来。
他此时不由得想起李承乾那句话,世家不除大唐难以得到真正的平和。
明摆着,李承乾就是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但他却可以凭着一己私欲,在其还未完全掌权之时便要将其扼杀。
可他也知道,李承乾为何要如此做。
高至行沉了口气,最终还是没有将那些话说出口。
他缓步从队列当中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秦王确实该罚,但却不至于重罚……
终于听见他开口了,李世民也暗松了口气。
可他面上却硬是装出一幅面不悦的模样:他可是残杀了那么多室韦的百姓,为何还不重罚?
因为事出有因。
高至行道:残杀了室韦百姓不假,但当初我们属于敌对双方。
更何况,当初的室韦可是全民皆兵的,老幼妇孺都会给我军将士带来危险。
若殿下不下令杀死这些人,那死的就是我们大唐的子弟兵了呀。
高至行昂首说道:如果换做是臣,臣也会这么做。
而且臣相信,陛下也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