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中有了判断,殷荣澜理智地看待起陈盏曾提过在路上碰到后要避讳的话题,防止他被人打死。
从前认为是笑话,现在忽然感觉是真理。
略微迟疑了一下,问:会有人买?
陈盏耸耸肩:卖饮料时,你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在他这里,只有供不应求。
这只是初级样本,陈盏淡声道:等拍摄结束,我再去找代工厂。
殷荣澜提议:你要是放心,我可以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价格公道出货速度也快。
果真朋友多好办事,陈盏失笑:还挺令人羡慕。
大概和工作性质有关,我结交过不少人。殷荣澜微微一笑。
言语间已经心平气和接受了酒托设定。
正聊着天,手机就响了。是一串陌生号码,陈盏试着搜索记忆,确定没有印象。
哪位。
请问是陈盏先生么?我是《嗨日报》的记者,想就火腿肠有害添加剂事件单独对您做一个采访。
打错了。陈盏面无表情地挂断电话,随后开了静音。
新闻发酵的太快,因为这次事件的揭露十分具有戏剧性,记者恨不得从各个渠道了解有关人员的想法。
有些记者无孔不入,殷荣澜皱了下眉头:看来这几天你会有的忙。
陈盏倒是看得很开:挖掘新闻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何况我现在算是半红,躲得过记者也躲不开自媒体。
一夜之间,陈盏手机上多了数十个未接,好在他有先见之明调了静音,没有影响正常睡眠。
翌日拉开窗帘,还没仔细感受白昼的光芒,就在楼下望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殷荣澜才晨跑回来,手上提着早餐。
不知是不是陈盏目光的穿透性太强,殷荣澜居然也在此刻抬头。四目相对的静默中,后者指了指提着的袋子,示意他一会儿来找自己一起用餐。
楼层不是很高,陈盏视力又好,可以看到袋子里放着的是豆浆和卷饼。
卷饼一看就不膨胀,干瘪瘪的,内里没有多少蔬菜。
如此接地气又普通的早餐,让陈盏彻底打消对方是隐形富豪的想法。
手里钱充裕的情况下,他平日里吃个手抓饼都',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