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和太太借着别人的嘴得知寻回了外孙女,虽都觉得是好事,只心里着实不舒服,赖嬷嬷扫了贾敦一眼,口中带着责怪道:这么大的事,姑姑奶奶都不知道往府里报个信,未免有失规矩。
贾敏赶紧笑着解围,说道:这也是不久前的事,倒是没来得及说,我也知道的。
赖嬷嬷又抿了一口茶:国公爷后来在京里无意中听到,冯家大姐儿这一回本被太子爷圈在应选名册当中,后来大姐儿还退了选,若非这次皇家没注意这事,你这可是欺君大罪……太太让老奴来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贾敦低着头说道:是我们俩口子舍不得丫头,这才办出的糊涂事。
姑奶奶,这以后做事还是多思量些,太太的意思,您们自己不知轻重,连累了女儿不说,少不得还会带累贾府几百号人,赖嬷嬷冷声道:太太说了,你们要是不会教养女儿,就将大姐儿接回贾府,让她这当外祖母的帮你们管管。
赖嬷嬷,这可是大好事啊!贾敏见贾敦似乎有些受不住,不由抓住了贾敦,然后说道:大姐姐和大姐夫可不得高兴坏了,没过一时,她倒是又有些遗憾,说道: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大姐夫刚接到旨意,这回赶着送大姐儿进京应选呢,刚好冯家和烨大哥有交情,林夫人也要回京,明儿就一块上路走了,到了京里也住林府。
姑奶奶您说的林夫人是?赖嬷嬷半信半疑。
东宫詹事林文烨林大人。贾敏回道。
贾敦这才安抚下来。
***
国公爷,妾身求见!这日荣国公贾代善的书房外,史氏笑呵呵地招呼了一声。
见着史氏一脸笑容,贾代善放下手中羊毫,不解地问道:夫人,何事这般高兴?
自是有值当高兴的事,史氏上前道:说不得咱们金陵要出一位皇后娘娘了。
此话怎讲?
内务府前日来人,我们史侯府最小的女儿被人一眼相中,要去京里参选太子妃了!史氏免不得畅想道:这三丫头要是一飞冲天,咱们贾府不是也要跟着沾光。
贾代善不免有些疑惑,说道:不是选妃都好久了吗,怎么还有女孩被推举上去?
史氏凑近道:有传言说,是皇上不满意前头那一批,所以派内务府下来另选,三丫头您也是见过的,以她那般人品,有谁比她更合适当太子妃?二弟是从三品刚好在太子圈选的官位之内,我嫂子也去寻甄贵妃的门路了。
倒是一桩喜事。贾代善随意应付了一句,便继续低头忙自己的,他这般冷淡,并非不给史氏面子,只因心里装着事,实在没心思管别人家女儿的婚丧嫁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