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业更加确定了,冯玉儿都及笄了,自然不可能是这珠儿生的。
心下叹息,不过确定了钗子,那么必然和珠儿有关,他便起身道:既已报还过当年救命之恩,在下也该告辞,这些日子多有烦劳冯大人。
秦先生不如多留两日,冯继忠盛情邀请道:也让在下尽些地主之谊。
在下正有此意,嘉兴府风光甚佳,上回匆匆一过未得尽揽,如今心事已了,在下必要好好欣赏一下美景。秦业口中支应着,心中却在考虑,这银钗主人是珠儿,珠儿也一直在平安县,加上此地还有冯玉儿提到过的荷塘,几乎可以肯定,冯玉儿便是平安县人,看来真相已然近在眼前。再多试探试探珠儿一些时日,他得过去平安县一趟。
见秦业要走,冯继忠也起身送客,道:既如此,明日在下略备水酒,可否请秦先生赏脸?
恭敬不如从命!秦业拱了拱手,便随冯继忠一块往外走。
谁料大门刚一开,一大群人呼啦一下拥了上来,竟是把冯继忠和秦业两人团团围住。
冯继忠立刻明白了这来的是谁了。
各位乡亲,这拐子一案下官正在查看卷宗,大家稍安勿躁,冯继忠显然知道百姓的来意,凡事勿须急在一时。
这时一位白发老者上前道:冯大人,当日百姓抓到拐子时,早问出他们是一大帮人合伙,这可拖不得呀,还请您尽快开审,并告知周围县府协查,捉拿其他漏网之鱼,好让丢了孩子的父母,能早日找回自己儿女。
白举人,又是你在纠集大家伙来闹事!见到老者,冯继忠面色有些不悦:我说您老好好回去教你的书不成?干嘛非得在这儿蛊惑人心,找官府的麻烦。
人群里一片哗然,有人碎语道:通判老爷只会说稍安勿躁,还要咱们再等多久?那些拐子怕是早得了信,四下躲起来了!
冯继忠挥了挥双臂,示意众人听他说话:目今案件极是复杂,便是在牢中的那俩个拐子,也只涉拐带未遂,并无有用证据可定其罪,本官慎重起见,还是得继续查实。
有人急了:证据?哪一回有孩子被拐,苦主没到县衙报案?这便是证据!大人,那些拐子太可恶了,县衙不管,您身为嘉兴府通判,现在代知府老爷诉讼,一定要替各位百姓做主啊!
还是那一句,稍安勿躁,本官自会查清事实。当着秦业的面,冯继忠不想显得太怂,于是板起面孔训道:你们这几日老围在府衙门口,本就该论杖,本官知道你们心热没有实行,今日竟然纠集人手来本官家门口,不怕本官问你们一个扰官之罪吗?行了,此案不日便会开审,你等不必在这候着,该干吗,干吗去!
白举人叹了一口气,然后对大家挥挥手,大家都不闹了,然后他走到冯继',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