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知的话,祁皎完全不能感同身受,在她看来,自家师兄明明哪哪都好。不但通情达理,也很照顾宗门弟子,处事公允,不偏颇。虽然性子淡漠了些,但是不妨碍他品行端方。
荀行止的言行,有时真如古书记载的一般,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让人挑不出一丝瑕疵。
所以她并不附和,而是双手叉腰,理直气壮的说,明明我师兄就是最好的,他只是看着冷淡而已!
吴知自知触了祁皎的火药线,连忙告饶,然后迅速寻了个其他话题,来转移祁皎的视线,这次的大比,你也没有参加。都怪四宗八门不知道为何定下这样的潜在规矩,我们四宗八门的弟子,一律不能参加筑基期的比试,只能参与金丹期的比试。
你都筑基大圆满了,虽说去修真界大比不一定非要赢个几场,但是去了就能和那些不同路数的打打交道,比在宗门内练剑比试要来的有用多了。
祁皎也是有些想去的,但是去不了的话,也谈不上失落,主要是想……凑个热闹。
至于为何四宗八门的弟子不允入筑基期的比试,大抵是因为优秀弟子过多,若他们都去了,练着最好的功法,享用着最顶级资源的他们,很容易脱颖而出,身上的光彩也会将其他中等宗门和小门派小家族弟子们的光华掩盖。
原本这样的一次大比,就不光是为了让天才修士们脱颖而出,也是给普通的修士一个机会。
而用来展现大宗门弟子们的,则是金丹期比试,都是各自宗门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如何会到不了金丹。
更何况,金丹是个门槛,能跨进来的,大多不是泛泛之辈。旗鼓相当的比试也更有趣,不是吗?
吴知参与的就是金丹期比试。
祁皎如今是筑基期大圆满,可惜了。原本差一点也能一道参与比试,下一次的修真界大比就是百年之后了,届时,依照祁皎的天赋,只怕早就不止金丹的。
换作旁人可没有这样的苦恼,可谁叫祁皎是天灵根呢,同样天灵根的荀行止,如今已然是元婴期修为。
按照这个速度来说,祁皎和修真界大比,确实是有缘无分。
好在祁皎心思放得开,虽然遗憾,但是并不多想。
和吴知又约好了明日要一道去临近的凡人城池,好好的游玩一番。
说好了时间地点,吴知就和祁皎分开走了。然而祁皎走出许久,突然想起自己本来挑中,要送给师兄的玉坠好似还在吴知那里。
走到一半的祁皎,只好原路返回,去寻吴知。为了省功夫,祁皎特意挑了十分偏僻的小道。走了一半,都没有见到一个人影,这里又是山峰中间,显得有点陡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