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千古一相
一月底,天寒。
或许是因为都闻到了战事将起的味道。
因此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武将都心事重重,早早来到这偏厅坐得笔直。
蒋琬正在一脸苦色活动手腕,他能感觉到今天多半忙碌非常。
马良则是从袖中掏出数支竹锥硬笔放于面前几案上,这乃是弟弟幼常在正旦时赠与的,马良尝试了一下感觉比之毛笔更加适合抄录。
公琰兄,且一试?某种意义上两人也算是难兄难弟,因此关系好了不少。
蒋琬叹息一声拿过一支竹锥硬笔,并不客套:
世人俱求书法隽秀飘逸,想不到我两人所求者,仅快耳。
公琰兄大才,水力坊之政其惠在民,其利在国。
这段时间马良对这个四相之一相当佩服。
蒋琬一笑,也不说话,手执竹锥笔在纸上写下白眉最良几个字后,打量了一番道:
幼常亦颇有才能。马谡现在是协助蒋琬管理水力坊,算得上蒋琬的下属。
且季常之名谁人不晓?指着写下的几个字蒋琬笑道:若非不幸,君必流芳千古。
两人互相笑笑,换了个话题聊。
简雍还是一贯的不拘小节,此次过来甚是还抱了一个靠垫,放在席上顺势一躺,看的糜竺很是羡慕。
子方依旧固执?简雍忽然问道。
糜竺神色一黯:言多悔意,然我岂能不知,非真心也。
简雍盯着屋顶的一只爬蛛道:不妨交予三将军一试。
回头看着糜竺简雍笑道:翼德虽然毛躁,然行事颇有分寸,子仲汝商贾之才惊人,使子方自幼不知疾苦,合该让翼德罚其体,刑其身。
糜竺想起来此前翼德评价曹丕的那个掴一巴掌。
要不然……有机会试试?
……
冬十月初,长安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房杜二人联袂而来,看到便是长孙无忌在为李世民轻捶脖颈。
同时话语不停:
大家有湿气之病,八月秋雨连绵何不铸亭榭楼阁以避湿气?既不逾礼制,也是今岁受大家救灾而活命的百姓之愿。
李世民不说话,只是看向杜如晦:什么时候了?
杜如晦到殿门口唤来内侍询问后,道:快至巳时了。
拍拍长孙无忌的手示意退开,李世民伸了个懒腰听着身上关节尽展的脆响,笑道:
此前光幕降临差不多俱是巳时一刻,克明玄龄准备一下吧。
说着李世民也去寻自己惯用之笔,执笔评仙机,汉高祖也无如此殊荣吧?
……
刘备在厅内坐下之后,发现孔明少见的在闭目养神。
眉头轻皱,握着羽扇的手有些许青筋绽起。
孔明居然紧张了!刘备在心里大笑。
记忆中的孔明,即使危殆如长坂坡也依然是一副胸有成竹之样,从没显露过这个样子。
但……刘备与自己两个结义兄弟对视一眼,三人都是这样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