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无头山不是很远的地方有好几个村庄,彼此间就隔着四五里的距离,村庄都不大,临水而建,
段记事道:那个叫南山村,那个叫中山村,那边叫北山村……每个村庄大约有四五十户,县衙收到的消息是无头山上的土匪大多是这几个村子的村民上山落草。
韩牧问道:既然是村民落草,那他们总不能打劫山下的村子,他们抢谁?
段记事就指着眼前蜿蜒而去的官道:这条官道联通陈国边界,也能到达齐国,想要和两国交易的商队都要走这条路,也会有其他两国的人通过此路进我大周。
顾君若有些惊讶,三国并无互市,竟有商队往来?
韩牧却不觉得奇怪,道:这是边境,几十年前三国本就是一国,互相往来有何稀奇的?
段记事点头,不仅会有商人往来,有时连边界线都会移动。
他道:我们义县就有五六个村子因为在边界,时常被侵袭,过个两年就变成了陈国,或者齐国的,村民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顾君若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惊奇不已。
韩牧去过边关,对这种事倒是习以为常,见顾君若这么稀奇,就笑道:这就稀奇了,还有亲兄弟两个,因为房屋坐落不同,一个是这国的人,一个是那国的人呢。
顾君若:……那,他们平时不来往吗?
韩牧道:自然来往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顾君若:那这边界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韩牧就和她详细的介绍,赋税,劳役,各安各国,而且这是休战时,自五年前三国盟约互不侵犯之后才如此安宁,没有盟约之前,边界百姓的日子应该最不好过。
是,段记事道:以前三国互相征伐,在边界的各村别说商旅了,他们总是最先被抢掠,日子过得很不好。
他道:没有互市,他们也只敢偷偷做些小生意,三国的商旅要贩卖货物,那就要花钱打通关卡,不过今年洪灾,三国在江陵这一片的情况都不好,商旅们手上囤积了不少商品,肯定急需出手,土匪盘踞在山上,路过的商旅要是带的护卫不多,那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顾君若若有所思,护卫?商旅可以想带多少人进来就带多少人进来?
不,那要看他们带的货物多寡,还有和驻军或县令的关系,段记事顿了顿后道:先县令素来谨慎,对此审核很严,倒是江将军驻守关隘,官职又比县令高,所以先县令管不到他身上。
顾君若和韩牧听懂了,问道:他们只管放商旅入关,不保障沿途安全?
段记事道:自然,谁能雇得起驻军护送呢?那是另外的价钱。
正缺钱的韩牧若有所思,小小声的道:这个活我们县衙可以做啊。
段记事垂下眼眸,没说话。
顾君若只当没听见,走吧,去和下山的人打听一下山上的情况。
下山来的土匪正扛着锄头在地里干活儿。
看到穿着衙役服的丁四和长桂,他拔腿就要跑,丁四忙追上去喊道:跑什么,跑什么,你都从良了,我们是来找你问话,不是抓你的。
被叫来引路的村长也跟在后面跑,金三你停下,这不是抓你的,给我回来!
跑出去老远的金三迟疑的停下,见丁四还追,他就又忍不住往前跑了几步,犹犹豫豫的不敢停。
村长已经追上去,一巴掌就呼他脑袋上,跑什么,跑什么,一点儿也不懂事,还不快来拜见县令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