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贪欢: 宫阙有贪欢 第91节是远了点。顾元良点头承认,又语重心长地跟她解释,但是地方大,价格还便宜。咱们初来乍到,总要省着些钱才好。
第67章 再聚
春意渐暖,草长莺飞。两个多月过去,顾家在城南的药铺开了张,灵犀馆花园中的百花也盛开起来。在顾燕时的精心侍弄之下,小院子中色彩斑斓,角落的小菜园也有抽出一片细嫩的绿色,处处生机盎然。
因太后与皇帝都已在旧宫待了许久,一时还没有回去的意思,旧宫便开始修整起了各处宫室。
待得一些地方修得差不多了,太后便又召了几位太妃太嫔过来,美其名曰多几个人好说说话。
顾燕时想到苏曜一直以来的行事路数,猜想太后此举该是为他迁都铺路。不过这与她也不大相干,她无心去问,反倒对齐太嫔与恪太嫔也将来旧宫一事更为上心。
先前她在宫中朋友不多,也就齐太嫔与她相熟。现下她将灵犀馆的院子打理得这样好,迫不及待地想给齐太嫔看看。
明月当空,苏曜懒洋洋地躺在灵犀馆的床上,听顾燕时喋喋不休地吩咐宫人:住处虽有嬷嬷们帮着安排,你们也多去照应些,免得人到了却东西,要不方便的。厨房那边,你们去叮嘱好齐太嫔爱吃的口味。还有……齐太嫔也养猫,是阿狸的兄弟姐妹,你们几个手艺好,近来得空做几个猫窝吧,齐太嫔必定喜欢。
苏曜躺在床上,听得挑眉。余光扫见阿狸跳上床,就一把将它老过来,圈进怀里:你看看这个女人,对齐太嫔上心得很,对我从未这么好过。
顾燕时闻声转过头:你胡说。
她说罢走向他,苏曜见她的注意力被拉过来,满意一笑,往床榻里侧挪了一挪:喏。他拍拍床,是以她躺下。
她坐到床边:等她们来了……这边人就多了,我们还是收敛一点,好不好?
好。苏曜答应得爽快,却不满她只是坐着,便伸臂一揽令她躺倒。顾燕时躺下来翻过身,与他面对面地看一看:贵妃来吗?
苏曜眉心微蹙:怎的问起她?
她的花园也很好看。顾燕时低下头,她若来,我就请她来我的园子坐一坐!
呵。他笑出声,清清淡淡地看着她,她是贵妃,若到了旧宫,儿臣怕是一时半刻就顾不上母妃了。
他说得抑扬顿挫,顾燕时自听得出他在故意气人。她皱了一下眉头,没好气地看着他:那关我什么事?
苏曜没得到预想中的答案,不大甘心:你就一点都不吃醋啊?
不吃。顾燕时不乐地坐起来,下颌微扬,带着三分傲气看他,那是天底下最没意思的事了。你若觉得旁人比我好,就不要来见我,我自己过得也好着呢,做什么要去争风吃醋?
苏曜听得悻悻,继而觉得是自己近来过得太好,有些昏头。
他明明知道她没有他过得也自在,问这种话简直自讨没趣。
接着,他就见她复又坐起身,踩上木屐走向茶榻做起了女红,不肯再与他躺着。
她不爱听他说那样的话。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与他的嫔妃若能和睦相处才是最好,他那样说倒好像巴不得她与她们斗起来,听起来奇奇怪怪。
苏曜脸色僵了僵,也起身踱过去:别生气啊,我说错了还不行嘛。
顾燕时抬抬眼皮,他嬉皮笑脸地蹲到她面前:我没别的意思,就想看你在意我一点。
我还不在意你么?顾燕时翻了下眼睛,犯得上用这种话来说嘴。
我错了。他笑意敛去,认错的样子一下变得诚恳。她淡淡地不再理会,他硬挤到她身侧坐下,伸臂揽住她:母妃息怒啊。
顾燕时拈腔拿调:退下。
他偏偏搂得更紧:儿臣不敢了。
哎呀你好烦!她绷不住地笑出声,身子在他怀里挣扎,拿针线的手尽量避得远了些,不要闹,小心扎到你。
话音未落,她胸前一热,他的手探进了她寝衣的衣襟,让她的身子一下子绷住。
走开!她红着脸轻斥,他不听,吻在她颈间,母妃今日必要容儿臣放纵一二。
她皱眉:凭什么!
他凝神,薄唇仍在她颈间吻着,令声音变得混沌:过些日子旁人到了,我们就要收敛了。
……还要过一两个月呢!她搁下针线打他,他又想想:明日又该服药了,一睡三日,难受。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令她噎住。她心疼他要遭那份罪,就什么都由着他了。
太妃太嫔在路上行了近两个月,他就用这换汤不换药的套路让她就范了好几回。五月末的一个清晨,顾燕时在睡梦中听到张庆生禀话:……方才刚入的城门,估计晌午能到。
顾燕时睁开眼,面前没人。声音是从屏风后传出来的,应是他正更衣。
她便扬音问:她们到了?
屏风后稍稍一静,就见张庆生躬身走了出来:是,诸位太妃太嫔们大约晌午就能入宫。还有……贵妃夫人与淑妃夫人也来了。
顾燕时微滞,撑坐起来。
她不介意见一见贵妃,却不想再招惹淑妃。而若淑妃来了,不论她怎样想,淑妃大概都是会找她的麻烦的。
苏曜很快也从屏风后走出,玄色朝服齐整,冕前的十二旒却遮不住他蹙眉厌烦的神情:这点事都办不好,废物。
张庆生缩了缩脖子,顾燕时疑惑:什么事?
苏曜有心与她详说,却碍于早朝时辰已近,便信手一推张庆生:你解释,朕去上朝了。
……诺。张庆生赔着笑施礼恭送,待他走了,就折回顾燕时床前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顾燕时这才得知,淑妃在他的授意下一病就是一年多,初时只是风寒之状,病病歪歪总不见好。今年入春时却忽而病得厉害起来,一度陷入昏迷且高烧不退。
他没想要淑妃的命,就让太医前去医治。这一治就治得过了头,倒让淑妃大好了。
彼时,正逢太后传召太妃太嫔们前来旧宫。淑妃闻讯自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当即闹着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