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建立后,出于政治需要大量抹黑前明老朱家,连凤阳花鼓戏的歌词都给篡改了。
搞的不知情的后世人还以为凤阳这个有明一代的特区,被老朱家祸害成什么样呢。
到了庄子上,见人要有笑脸,要客气,要打招呼,不能让老家人说咱们北京人眼里没人,知道么?
难得回老家,贾六肯定不能空手回来,大包小包装了一马车,多少算是份心意。
大全还叮嘱儿子,要是族人哪家有什么困难的,就给些钱帮帮他们。
这些做人的道理,贾六却是比大全还明白。
大概到了地方,四下看了眼,发现有几个小孩在路边水渠里摸鱼虾,贾六立时笑着翻身下马,让杨植拿一包京里带来的桂花糕去问问贾家在哪里。
杨植提着桂花糕过去,站在渠边就喊了:小孩,贾家庄在哪,你们的知不知道!只要告诉我,这个的,就给你们吃。
听了栓柱的问话,贾六下意识的摘下手中的白手套甩了甩,并向远处看去,若是好端端的有树突然倒了,就得赶紧跑。
小孩子对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抱有警惕,站在沟子里不吭声,丝毫不为栓柱手中的桂花糕打动。
咦,伱们的,到底知不知道?这个,很好吃的。
栓柱蹲了下来,打开盒子将一块块整齐的桂花糕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领头的小孩见路上还有好多人,不禁有些害怕,摇头道:这里没有贾家庄,只有司马庄。
司马庄?
栓柱将桂花糕放在水渠边,回去报告少爷,可能他们还没到地方,所以这帮孩子不清楚。
贾六也觉得是这样,便要带人继续朝西走,这时那个正在和同伴分吃桂花糕的领头小孩突然叫住他们:你们是不是来看被雷劈的贾家坟的?
不等栓柱开口,贾六就抢先说了:对,我们是来看贾家坟的。
在那里,
领头小孩指向不远处的一处村落,他们那不叫贾家庄,叫司马庄。
司马庄?
贾六一头雾水,贾家族人住的地方怎么会叫司马庄的。
带着不解,领着众人牵马往司马庄走去,远远看见村子南头好像有大墓。
刚到村口,就看到有个老头坐在地上正编着麻绳。
杨植上前问了:老乡,请问这里有姓贾的么?
你们是?
老头抬头好奇的看着一众新鲜面孔。
杨植忙道:我们是打京里来的。
京里来的?
老头略微有些激动,不太确定的爬了起来看了看栓柱,你们是长房的?
是啊,我们是长房的,这是我家少爷,我们是为祖坟的事回来的.
杨植赶紧向老头介绍起少爷来。
老人家,您也是贾家的?不知如何称呼?
贾六面带微笑上前,心想这老头说不定是大全的平班兄弟。
大全说老太爷贾汉复有几个兄弟留在老家,一百年开枝散叶下来,这亲戚定然是众多。
没想那老头却激动的就给贾六跪下了:孙儿有贞给三爷爷磕头了!
说话间,竟真的给贾六磕了一个,没等贾六反应过来,老头爬起来就跌跌撞撞的朝村子跑了去。
大家快出来啊,京里来人了,京里来人了!
明天结束培训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