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长算是彻底看清眼前这个八旗子弟的为人,不可思议的野心,以及听上去荒唐透顶却又很有道理的说法,不由冷笑一声:
你有本事就把阿桂、福康安、哈国兴、明亮、他们全做掉谁比你官大,你就把谁做掉,到时候金川不就你一个人说了算?还用打什么劫?朝廷拨下来多少银子,你直接拿就是,多痛快?
真的么?
说者讥讽,听者却觉有道理。
贾六努力回忆搜索,如果阿桂、福康安、哈国兴、海兰察、明亮、丰升额这帮乾隆朝的名将都为国捐躯了,乾隆老头好像真的就没什么人可用了。
老头子没人用,国家又多事,他们汉军八旗就是给老头子撑场面的唯一存在。
本质上,相当于给汉八旗打开了一条直通大清权力最深处的快车道。
前提就是满蒙将士们得多多马革裹尸。
怎么达成这个前提?
贾六一脸沉思状。
边上的李会长则惊的脸色巨变。
祖应元看了看装模作样的贾六,没好气的扭头问王福:你在记什么?
噢,没什么,就是给贾大人记记有多少大人死于他之手。
王福一边说话,一边认真用碳笔书写,字迹工整,一行一排。
什么意思?
贾六起身抢过王福手中的本子,一看不由一阵肉颤,大大小小竟然有好几十位大人了。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贾六问的当然不是上了本子的大人后事,而是做掉海兰察这事。
番贼是在利用我们,我觉得同样也可以利用他们用你的话讲,我们与番贼是有共同敌人的吧?
祖应元最后的反问非常好。
贾六又看向刚过来的刘德和鲍国忠,不等他开口,二人连忙说道:为了大清!
坐在树下正在休息的宗室海康见到贾大人视线落在他脸上,连犹豫都没犹豫,赶紧点头:大人英明!
贾六无语,这都是什么人。
最后目光落在了李会长脸上。
我是忠于朝廷的。
李会长回答简洁,不容置疑。
贾六觉得这样就没意思了,示意杨遇春举棍。
李会长无奈,叹口气道:你们是旗人,海兰察有勇无谋,肯定不会怀疑你们。
贾六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要补充一点:海都统也不会怀疑大人你。
李会长算明白了,他这辈子怕是都下不了贼船。
这件事很凶险,你们要说不干,我绝对不干。
虽然计划听起来很宏大,很完美,很诱惑,但具体实施可不是用一句混进去海兰察卒,就能结束的。
老常他们在海都统那里,我觉得大家都是一个旗的,兄弟一场,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王福不说,贾六差点忘了光屁股长大的常秉忠就在海兰察手下。
那就救人?
救!
骨干们达成一致,救人总比害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