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昌听得心里像吃了一颗大柠檬,别提多酸了。
小付,你们这苍蝇蚊子很少嘛!
付队长听见了也当没听见。
好嘞!
怎么可能!
咔嚓——
领导们喝着茶凉,坐在屋檐下看着满院子郁郁葱葱的菜,又是好一通夸赞。
什么好法子?主编好奇地问。
徐茵没意见。
就那点人手,既要开荒、种地,还要盖房、种菜,完了还利用庄稼构思了这么一副巨型的丰收画作,远山的队员,莫非个个都长了三头六臂?否则怎么可能呢?
这一切都是我们队领头羊——徐茵同志的功劳。付队长从不吝啬夸赞徐茵,她力气大,多的时候,一天能开五亩地,在她的带动下,其他同志也早出晚归、勤恳劳作,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祖国母亲多产点粮!
远道而来,总要尽地主之谊请大伙儿吃顿便饭。
之后,一行人来到远山队的大本营。
这天中午,徐茵掌厨做了一桌家常菜。
说得好!领导带头鼓起掌。
辣椒炒鸡蛋、凉拌马兰头、蒜苗炒熏肉、茄子焖豆角、酸辣萝卜条,最后上了一道半汤半菜的鸡蛋羹。
远山垦荒队不仅创意令人耳目一新,还让他们看到了丰衣足食的希望,一如眼前这副庄稼画所表达的主题——希望·丰收!
小李,不要舍不得胶卷,多拍几张。平日里最心疼胶卷的主编,今儿一反常态,催着李记者多拍点,并且提议,咱们在这丰收画里,合影留个念怎么样?
徐茵摇摇头:我挺喜欢种田的,每天早晨,睁开眼就看到希望的田野,心情就特别好。
千万别!付队长慌了,徐茵可是队里的骨干,她走了,别的不说,收成起码少一半。
徐茵当即表态:队长,我哪儿都不去,远山垦荒队就是我的家!
主编顺嘴问了句。
一听又是徐茵同志,领导们失笑摇头:小付啊,你们队这个女同志,着实了不起!
踩了狗屎运了!周恒昌酸溜溜地咕哝了一句。
食材除了鸡蛋是问屯民们换的、肉是徐茵贡献的烟熏狍子肉,其余不是队员们自己种的,就是田间地头挖的野菜。
一帧洗出来即评上最美宣传画的合影在蓝天白云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诞生了。
付队长感动得不行,但还是语重心长地劝她:要是真有部门接收你,你就去吧,咱们千里迢迢跑北关垦荒,说到底不也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吗?
随后排成一排站在田埂上,背后是广袤无边的田野以及田野上那幅由庄稼构成的巨幕宣传画。
付队长得到表扬,憨笑着挠挠头,邀请几位入座。
姐说真话都没人信?
不过,不管队长信不信,反正她没打算离开这里。
甚至已经在考虑:三年后垦荒队解散、队员们回归故里,她也想留下来。
与其回去面对那一家子,倒不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快乐种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