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是将燃料集成在堆芯内部,通过双层结构的设计来控制中间反应室的空间大小以及燃料消耗速率,以此达到控制引擎功率的效果……如此说来这个堆芯应该不是持续点火,而是脉冲点火。
不过那个霍尔推进器残骸上的聚变电池采用的大概不是磁约束,应该是另一条技术路线。
虽说他在那个霍尔推进器的残骸上找到了类似于超导磁体的结构,但那种规模显然是不够用来约束数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的。而且在空间上,那个超导磁体直接接触的是电离室,真正的功能八成是用来为霍尔推进单元提供交变磁场的……
如此说来,应该是惯性约束?
想到这里,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的陆舟,眼睛渐渐明亮了起来。
脉冲点火、惯性约束……
技术路线已经很明确了!
克制着心中的激动,他将桌上的稿纸揉成一团,塞进了兜里,然后取出手机,翻开通讯录拨出了一个号码。
铃声响了三秒,很快通了,丰书记的声音从对面传来。
喂?
陆舟:是我。
丰树清笑了笑说道:陆教授有什么事情吗?
陆舟:STAR-2示范堆项目组的重组进行的怎么样了?
听到了这个问题,丰树清的脸上随即浮现了恍然的表情,开口说道。
员工安置、清查资产以及界定产权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文件已经交到了国资委那边,现在就等上京那边的工作组过来视察情况。如果没有大的问题,最晚一个星期东亚电力就能从STAR-2项目组中拆分出来。
说到这里,丰树清笑了笑说道:不知道陆教授准备好上车了没?要是没准备好的话,我这边也可以晚两天。
上车?
陆舟微微愣了下,一时半会儿倒是没反应过来这句话的深意。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聊这个的时候,他也就没往深处去想,问过了STAR-2项目组的重组情况之后,便继续说道。
东亚电力公司那边的事情你盯着就好,按照高层的指示展开工作就行了。我今天打电话过来主要是说另一件事情,我这边有个新的研究项目,需要从原STAR-2项目组的技术员里抽调一些人手过来。
丰树清也没多问:行,您把名字报给我吧。
陆舟想了想,继续说:名字可能会有点多,在电话里可能说不清楚,具体需要哪些人我会做一份名单发到你的工作邮箱。
听到这句话,丰树清微微愣了下。
需要用到很多人?
陆舟:也不算很多,大概十个吧。
这还不多?
心中苦笑了声,丰树清谨慎地问了句。
我可以问一下是什么项目吗?
陆舟想了想,开口说道。
关于可控聚变的小型化。
丰树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