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机场VIP通道入口处。
站在陆舟的旁边,看着不远处的飞机,杨旭忽然开口问道:其实我一直想问,为什么来的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人?
陆舟:很正常,你总不能指望一群等离子体物理专家还得擅长材料学的研究吧。
杨旭笑着调侃了句:这里不是有一位吗?而且还擅长数学。
微微愣了下,陆舟很快反应过来杨旭说的是自己,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完全不一样。
正说话间,德国那边的访问团已经走下了舷梯。
而陆舟这边,也向着舷梯的方向迎了上去。
走在一行人的前面,那个模样看起来稍显年迈的工程师摘下了黑色的帽子,向陆舟伸出了满是老茧的右手。
你好,陆教授,我是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的兰德·乌利奇。旁边这位是我的同事,西姆森·尤金。
陆舟,和这位日耳曼工程师用力握了握手,陆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笑了笑,你会汉语?
我以前在金陵这边工作过两年,可能说的不是很标准,但多少还是会一点。这位看上去很严肃的老人咧了下嘴角,用风趣地口吻说道。
是吗?可是在我看来已经很标准了,友好地笑了笑,松开了手之后,陆舟继续向介绍起了自己旁边的三人,这位是金陵高等研究院材料学研究所的所长杨旭,以及宝盛集团的总经理孙成武先生和总工程师曺敢为先生。
我代表宝盛集团欢迎诸位的到来,握着乌利奇的右手晃了晃,孙成武笑容满面地说道,我们集团为诸位准备了酒店,请问你们是先去酒店放行李,还是另有别的安排?
乌利奇说道:酒店一会儿去可以,可以先带我们去一趟工厂那边吗?
孙成武微微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些德国人这么猴急,于是下意识看了一眼陆舟。
见陆舟点头示意之后,孙经理立刻看向了乌利奇教授,欣然笑着说道。
当然没问题。
德国这边的访问团规模不大,总共只有六名人,但却全都是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从事碳纳米材料方向研究的顶尖专家。一行人上了接送的专车之后,孙经理主动坐在了陆舟的旁边,忍不住问道。
你说这些德国佬这么着急?
听到孙经理的问题,陆舟笑了笑说。
打个比方,上学那会儿,如果你的同桌平时考试只有七八十分的样子,突然在最近的一次测验上考出了120分的成绩,你会怎么想?
杨旭想了一会儿:那得看是多少分制?
多少分制不重要,陆舟摇了摇头,不管是多少分制,你肯定都会纳闷,他是怎么做到的,亦或者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
孙经理迟疑了下:你的意思是,他们在怀疑我们是在忽悠他们?
这种关系重大的合作,是人都会留个心眼,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我们只需要证明给他们看就行了。
。